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前館長王德講述首屆哈洽會——展覽館見證黑龍江經濟發展
2005-07-18 05:10:2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錫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8日電 今年73歲的王德曾於1989年至1993年期間,擔任黑龍江省展覽館館長。在這期間,展覽館成功承辦了第一屆哈洽會,並開始由政治型功能向經貿型功能轉變。13日,記者見到了這位昔日的館長。

  為迎哈洽會改造展館

  1989年11月王德剛擔任黑龍江省展覽館館長不久,就接到了改造展館、迎接第一屆哈洽會的通知。

  由於當時黑龍江省從來沒有舉辦過如此規模的大型洽談會,於是王德等人組成了小組到廣州等地去學習了一個月左右,然後回到哈爾濱邊摸索邊改造。為了能盡快將展館改造完,王德帶著單位的職工在工地上吃住,很少回家。王德的老伴兒告訴記者,1990年春節王德都沒有休息,整日在工地工作。偶爾回趟家,鞋裡也滿是沙土,渾身上下狼狽不堪。有一次,看到王德回家,老伴兒十分高興,特意給他做了豐盛的飯菜,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由於勞累過度,加上睡眠不足,王德在吃飯的時候竟然端著飯碗閉著眼睛不斷地打盹兒。

  就這樣經過了半年的奮戰,1990年5月展覽館改造完畢。其中108廳被改成了哈爾濱屈指可數的陽光大廳。

  哈洽會如期舉行,圓滿成功

  1990年6月6日,『中國對蘇聯、東歐國家經濟貿易洽談會』(哈洽會)隆重召開,此屆洽談會由對外經濟貿易部組織,共有500多個展位。國內共組成6個交易總團,65個交易分團參加。國內各省、市、自治區的3500多人赴會。蘇聯、東歐以及朝鮮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2400名客商到會。其中蘇聯2200人,東歐國家200人。蘇聯對外經濟聯絡部第一副部長卡恰諾夫率團參加了開幕式。中顧委秘書長李力安、商業部部長胡平,經貿部副部長呂學儉,商業部副部長何濟海,中紀委常委謝勇等光臨指導。

  王德說,第一屆哈洽會的貿易對象全部是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並且基本是易貨貿易。通過這次洽談會,各地展商都結識了一批新客戶,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商品、市場、經營管理及客戶資信加深了了解,為探索和開展以易貨貿易為實質內容的各種靈活貿易和經濟合作方式提供了條件。各參展單位除正常的易貨貿易外還簽訂了相當一部分補償貿易、來料加工和出料加工、三角貿易、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技術合作等協議,並摸索了今後發展現匯貿易的經驗。本次洽談會歷時10天,簽訂合同金額12億美元。

  1991年第二屆哈洽會第一次簽訂現匯進出口合同金額近1億美元。此後由於蘇聯解體,從1992年第三屆洽談會起改稱為『中國哈爾濱邊境、地方經濟貿易洽談會』,參加的基本是俄羅斯和一些東歐國家,貿易方式實行了易貨貿易和現匯貿易相結合。1993年第四屆哈洽會的到會國家第一次以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和東歐國家為主,向周邊和遠洋國家延伸,有41個國家的客商參會,使哈洽會更具有國際性,並且第一次有我國臺灣地區和香港特區的客商參會、參展。

  王德感嘆,經歷了哈洽會的洗禮,展覽館的展出項目豐富了起來,而且也提高了知名度。同時展覽館也成了我省經濟發展的『見證人』,是我省經濟發展歷史中抹不去的輝煌篇章。他說,希望黑龍江國際博覽中心轉型後,重新搭建的多功能商業平臺能夠長期促進黑龍江的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