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電 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上半年哈爾濱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
昨天上午,在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和群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GDP增幅符合調控的方向
記者:上半年哈爾濱市經濟運行是健康的,但GDP、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有所放緩,請問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發言人: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分析和認識。一是經濟增長的趨勢明顯。上半年,哈爾濱市國民經濟穩定快速增長,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投資、消費和進出口『三駕馬車』同步發力,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經濟並未進入周期性拐點,連續七年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勢頭強勁,仍然是哈爾濱市改革開放以來既快又好的發展時期之一。二是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半年,哈爾濱市經濟增長速度雖有所回落,但城鄉同步發展、工農業加快發展,完全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三是符合宏觀調控的方向。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哈爾濱市按照國家要求實施『點剎車』式的宏觀調控,今年上半年效應開始顯現,GDP、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回落和全國的經濟走勢是一致的,經濟、產業、所有制結構得到有效調整,資源、環境的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完全符合宏觀調控的方向。
未來五年GDP仍會快速增長
記者:『十五』計劃已過去四年半,請問如何分析判斷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哈爾濱市經濟走勢?
發言人:可以從三個時點來分析判斷。第一個時點是2005年,基本判斷是增長勢頭強勁。全市GDP增幅預計在13.5%左右,經濟總量將突破1900億元。第二個時點是『十五』時期(2001年—2005年),基本判斷是計劃執行情況良好。至去年底,量化的25個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已有50%完成或超額完成。哈爾濱市GDP年均增幅在13%左右。第三個時點是未來五年(2006年—2010年),基本判斷是發展趨勢看好。哈爾濱市GDP年均增幅預計在12%以上,仍然會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從這三個時點經濟走勢分析,可以勾勒出哈爾濱市新世紀頭十年的經濟增長曲線,即『十五』時期表現為『前低後高』,『十一五』時期表現為『前高後低』。其原因有四點:一是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隨著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政策效應將被減弱;二是經濟增長周期。未來五年哈爾濱市仍將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經濟增長的外援拉動力強;三是經濟發展規律。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經濟增長速度自然有所放緩;四是改革的動力。隨著國企、農村稅費、城市管理、投資、行政管理等一系列體制改革措施的深化,哈爾濱市發展的包袱將逐步卸掉,發展的動力將繼續加大。
下半年要加強價格調控
記者:價格是政府宏觀調控的四大指標之一,上半年哈爾濱市價格有較大波動,對國民經濟運行有何影響?
發言人:上半年,哈爾濱市工業企業盈利水平下滑,虧損面加大,主要是由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的。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也直接增加了農民生產投入,基本抵消了糧食和良種補貼帶來的政策性收入。
下半年,為保持價格穩定,要加大價格調控力度。一是加強對市場價格的監測。適時適度控制好供水、燃氣等商品價格上漲幅度,做好供熱、停車場等項目價格調整工作。二是加強對市場價格監管,嚴厲打擊亂漲價、亂收費等不正當價格行為。三是正確運用價格傳導規律。一般而言,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最終會導致居民消費品價格上漲,但上半年哈爾濱市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較大,居民消費價格卻略有下降,這樣漲價的成本被一些企業承擔了,企業的負擔會加重。
老工業基地改造進展良好
記者:請介紹一下上半年哈爾濱市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進展情況。
發言人:上半年,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進展情況良好。主要體現:一是優勢產業健康發展。除汽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外,機械、食品、醫藥工業增加值均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二是國企改革成效較大。哈爾濱市已啟動了近1400戶國企改制工作;三是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國債項目開工36個,全市在建項目計劃總投資額1億元的重大項目102個,同比增加20個;四是對外開放水平提高,對俄經貿額實現高速增長;五是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紮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