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勝利之旅』走進湯原(一)踏訪夏雲階將軍犧牲地
2005-07-19 13:38:1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樹泉 楊寧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9日電  6月27日上午,『勝利之旅』報道組從樺南縣驅車150多公裡來到湯原西北溝腰營林場6號溝小南山下,這裡是威名赫赫的抗聯6軍軍長夏雲階(傑)烈士的犧牲地。郁郁蔥蔥的小南山,掩埋著烈士的英靈,這裡樹立著湯原縣委、縣政府1984年6月建立的『夏雲階犧牲地紀念碑』,碑上『夏雲階烈士永垂不朽』的大字在烈日下閃閃發光。山南的小河上,為祭掃英烈暢通無阻,工人們正在架設新橋。

  據湯原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楊再民介紹,夏雲階(傑)將軍,1903年生,山東沂水人,1926年全家逃荒來到湯原縣。1932年經馮仲雲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任湯原民眾反日游擊總隊政治委員。1936年所部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6軍,他任軍長,李兆麟任代理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夏雲階任東北抗日聯軍第6軍軍長,轉戰於小興安嶺和三江平原。同年11月21日,夏雲階率警衛連籌集給養裝備,途經丁大乾屯(今石場林場南約500米處)時,遭到湯原偽治安隊的突然襲擊,身負重傷,由於缺醫少藥,傷勢惡化,於26日壯烈殉國,時年33歲。臨終時,他叮囑身邊的戰友和妻女:要團結一致,在黨的領導下,把抗日民族解放事業進行到底。他的遺體被戰友埋葬在他戰斗過的小興安嶺上。

  報道組驅車35公裡來到湯原東北抗聯紀念館。這是一間平房式建築,裡面陳列著大量抗聯時期的遺物。館長侯忠剛指著一大堆馬鐙中的一副向我們介紹說,這就是夏雲階軍長使用過的馬鐙,他的馬鐙與其他馬鐙不同,別人都是鑄鐵制造的,而夏軍長的則是鑲銀的,它是1986年在黃皮溝密營出土的。

  在縣烈士陵園的北部,矗立著『夏雲階將軍』半身花崗石雕像。侯館長說,這是縣委、縣政府2004年10月1日立的。潔白的雕像,烈士深邃的目光掃視著前方,似乎在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備感欣慰。在陵園南部,烈士紀念塔巍峨聳立,它後面矗立著『夏雲傑烈士紀念碑』。這是黑龍江省烈士紀念事業基金會和湯原縣人民政府新立的。烈士紀念碑,神聖而莊嚴,讓我們追思烈士的事跡,踏著烈士的遺跡前進。      

  抗聯六軍軍長夏雲階(傑)烈士畫像。(資料片來源:省圖書館)  

 

  抗聯6軍軍長夏雲階(傑)烈士使用過的鑲銀馬鐙。  

  

  本報記者李樹泉在抗聯6軍軍長夏雲階(傑)烈士的犧牲地采訪。

責任編輯:單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