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電鍍業亟待集中發展:外省市成功治理和發展哈爾濱電鍍業的啟示
2005-07-25 09:03:5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來玉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5日電 當『小電鍍』企業在哈爾濱肆虐、屢打難禁,正規企業的環保設備又經常偷停時,人們自然會想到:其他省市是如何治理電鍍行業的,他們的做法是否可以為哈爾濱市所借鑒呢?記者經過多方了解發現,把電鍍企業集中起來,變堵為疏,集中發展,是外省治理電鍍污染的主要方法,而且效果顯著。

  廣東:最早建起電鍍工業園

  早在1998年至2000年全國開展『環保雙達標』時期,廣東省面對取締『十五小』和經濟發展的實際矛盾,就組織有關部門開展了全省電鍍、紙漿行業『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的調查研究活動。廣東省環保局根據調研報告編制了《廣東省電鍍業統一規劃統一定點實施意見》等兩個意見,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對兩個污染嚴重的行業實施『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管理。據了解,目前,廣東省各地建立的電鍍工業園都運行良好,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浙江:『小電鍍』爭相加入『正規軍』

  溫州市輕工產品制造業是其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許多輕工產品都離不開電鍍,該市政府既看到了電鍍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更看到電鍍行業在全市整個制造業中的重要作用。他們正確引導,積極扶持,采取讓電鍍加工企業進電鍍基地或工業園區的形式來促進電鍍業的健康發展。目前,溫州龍灣區電鍍基地已有近千家電鍍企業入駐,年實現銷售產值近20億元。金華市電鍍業產值已超過50億元,原有的幾個電鍍園區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還想進一步擴張,廣大電鍍經營者要求建設電鍍園區的熱情比較高漲,一些無證的電鍍企業也很想通過電鍍工業園區的統一規劃審批,取得合法的經營手續,走上正規發展的道路。

  蘇州:電鍍園不給『世界花園城』抹黑

  蘇州是國內最早建立電鍍工業園的城市之一,到目前為止,已建成和在建的電鍍工業園區有4個。由於蘇州市對電鍍業規劃合理,管理科學有效,眾多電鍍企業的存在並沒有影響到她戴上『中國園林城市』和『世界花園城市』的兩頂桂冠。目前,蘇州市電鍍行業已初步建成了一個以創新技術為主導、出口加工為特色、規模化和專業化相配套、產業結構和經濟規模更趨合理的現代化電鍍基地。

  哈爾濱:建立『電鍍園』乃大勢所趨

  哈爾濱市環保局產業辦主任曲鵬仁告訴記者,工業園尤其是產業專業園區建設是一個全球性的發展方向,電鍍、印染、造紙等高污染行業更是如此。建設電鍍工業園後,通過集中管理達到重新規劃產業發展,引導電鍍技術昇級改造、提高電鍍工藝科技含量的目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集中生產、集中管理、集中治理將解決長期以來困擾環保部門的電鍍廢水超標排放、非法排放以及分散生產而使污染得不到根治的難題。電鍍行業是一個總產值與治理費用的比值相對較高的行業,企業按規范運行,成本自然會抬昇,集中式電鍍工業園區將解除企業廢水排放治理的後顧之懮。同時還將解決一些大企業裡僅僅作為輔助業的電鍍車間與主業的分離,解決專業治理市場化的問題。同時,建立電鍍工業園區,可以引進電鍍的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聚集群,從而提高電鍍行業的整體水平和檔次。

  與省外兄弟城市相比,在電鍍行業的管理和發展方面,哈爾濱市已經落後。因此,各有關部門應該立即行動起來,根據自己的實際,並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規劃建設哈爾濱市的電鍍工業園區,實現電鍍企業向集中治理轉型,在降低治污成本的同時,實現電鍍廢水、廢氣、廢渣達標排放,從而實現該行業的清潔生產,達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的目的。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