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6日電 論學校的名氣,黑龍江科技學院原本不佔多大優勢。可就是這所學校,連續5年就業率在92%以上,去年本科就業率排在全省高校榜首。而今年,截至6月30日,該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又在92%以上。
據統計,該校平均每年都有22.66%的畢業生到國有大中型企業就業,54.53%的畢業生到國有和民營的中小企業就業。在今年又有60%的畢業生選擇了到偏遠的基層就業。
就業教育:幫學生確定擇業方向
『到基層就業、到生產一線就業』,是黑龍江科技學院大學生就業教育的主線。
2005屆畢業生王大偉,黑龍江科技學院采礦工程專業。大學期間入了黨。前不久,他和他的同學劉永亮、苑春光等告別母校,奔赴開灤煤礦、寧夏煤業集團、淮南煤礦、兗州礦務局等基層就業。臨行前,他們與前來送行的師弟、師妹們相約:『祖國的礦山建設需要大學生,明年我們礦山見。』
王大偉說,選擇到礦山就業不是我們一時的心血來潮,是四年來深思熟慮的選擇。剛入學時,我們的職業藍圖描繪得真是很浪漫,學校的教育讓我們的就業目標一點點從浪漫走向實際,越來越真實。記得學校先後請來七臺河礦務局、雞西礦務局等省內基層單位的同志來校作報告,從他們那我和同學們了解了我國煤礦發展的現狀,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差距。實習期間,我們親眼目睹了礦工井下作業的艱苦,雖然我們的一些企業引進了一些先進的設備,但是沒人會用或是壞了沒人會修。一位老礦工曾拉住我的手說:『井下太需要有文化的人來了。』他那種渴望的眼神一直在呼喚著我。我和我的同學們、師哥、師弟們都認為礦山纔是我們采礦工程專業大學生施展纔華的舞臺。
一方面畢業生就業難,一方面基層單位需要大批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生。黑龍江科技學院是黑龍江省惟一的一所具備培養煤炭行業專門人纔能力的學校。學院負責同志介紹,根據學校的特點,他們一直將到基層、到民營中小企業就業,作為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因此學校把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就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列為大學生就業教育的重點。各院系都從本專業的實際出發,從新生入學起就有計劃地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他們了解中國入世、國企改革、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國內形勢,引導每名學生依據自身狀況和特點,選准位置,確定擇業方向,逐步樹立『先就業、再擇業、後創業』的思想,確立科學的擇業期望值。目前,這個學院的畢業生已把到中小企業、到基層就業看成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為鼓勵畢業生主動到基層、到西部就業,還對村村大學生計劃、支援西部計劃等國家項目進行了重點扶持,如對西部地區志願者每人一次性獎勵1000元,代交派遣費等,並定期對志願者進行回訪,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使他們能夠紮根基層,立志成纔。
學院工作一大重心:跟蹤了解就業市場風雲
培養的學生社會上不需要、無用武之地,這是學校教育的失敗。黑龍江科技學院堅持把學生的就業狀況和就業率作為直接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引導教育教學改革方向、確定教育教學改革內容的重要依據。緊密結合本省經濟發展需要,科學運用市場調節機制,合理調整和配置教育資源,加強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積極設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的應用型學科專業,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各類應用型人纔。
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張炳軍介紹,每年都跟蹤了解社會對各類人纔的需求,是學院負責就業工作同志的重要工作內容。今年學校根據全國人纔大市場特別是我省老工業基地建設對各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情況,對一些大的專業方向進行了細化調整。如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今年我們根據市場的需求細分為模具設計、機械設計、機械電子三個專業方向招生。原來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今年細化為計算機控制、數據庫理論及應用等四個專業方向。同時對一些市場需求相對飽和的專業及時減招或停招。如文秘、法律等專業在今年均停止了招生。
近兩年來,全國煤炭行業逐漸回暖,每年產值都在快速增加,急需大批專門人纔。這個學校就及時增加相關專業的招生人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孫廣義教授介紹,今年3月,采礦工程專業、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近百名畢業生就已全部簽約,不僅我省的四大礦區來校搶畢業生,連國內的各大礦區也都前來要人,畢業生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相當多的單位把目標已瞄向了明年的畢業生。為此學院今年計劃招收采礦專業學生200名,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畢業生80名。
教師、班主任參加就業進程推進組
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個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5年能達到92%%以上更難。在這裡,記者了解到從院長到普通教職工,人人關心學生的就業,人人為畢業生就業牽線搭橋,幫助畢業生找工作已成為全院職工的自覺行為。
張炳軍介紹,學院黨政領導是就業工作第一責任人,從班子到職能部門,從主管領導到輔導員,從班主任到每名專任教師,都建立了就業進程推進組,按照制定的就業時間表,明確周、月應完成的就業指標,層層推進,加強督促,用階段性目標的實現來保證最終目標完成。各二級院、系(中心)也明確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點,實施一把手負全責,主管領導組織實施,專兼職學生乾部具體落實,全體教職工共同參與的層層負責制。采取院領導分片包乾,專職乾部包重點難點,班主任包班級,專任教師包具體人,把每名學生的就業工作逐級逐人落實到位,強化責任意識,形成全員抓就業的良性機制。在各院系的牆上,你可以看到一張學生就業進程表,每個教工在某一時間內幫助畢業生就業的情況一目了然。
高志剛現在是機械學院學生管理科的科長。他告訴記者,剛畢業留校時,他對完成學院分配下來的就業指標不抱信心,可是校友會上的一次『偶然』,不僅讓他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也讓他認識到大家一起幫助畢業生就業路纔會更寬廣。他說,那次校友會聚會時,旁邊的校友是北京一大集團的處長,聊天時無意問他們單位是否需要機械方面的畢業生,校友說很需要。當年他就通過校友推薦出了一名畢業生,這以後每年他都通過校友向校友單位或北京其他的單位推薦畢業生去工作。
籍祥教授是資源環境學院黨委書記,作為學院主抓學生就業工作的負責人之一,他每年都利用各種工作關系,帶頭超額完成任務,去年他幫助8名畢業生找到工作,今年又有11名畢業生在他的幫助下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
黑龍江科技學院每年都專門召開就業工作會議,系統總結就業工作經驗,對一些完成任務好的院系和個人給予獎勵,對那些完成任務不好的單位及個人則給予一定的處罰。
學習即實踐學生無需適應期
據報載,上海一個企業,招聘的畢業生工作兩月後,有20%被淘汰,理由是動手實踐能力差。這個學校根據自身的特點,明確人纔的培養目標,將培養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纔作為主攻方向,加大了工程實踐教學內容,並通過各種方式融資建立實踐教學基地。五軸連動加工中心,是這個院校利用奧地利銀行貸款建設的一個國內最先進的現代制造加工中心。在這裡學生可以不出校門就能了解掌握世界最前沿的技術。此外還建立了電氣工程、社會科學、經濟管理、化工仿真等實踐基地。
根據市場對畢業生能力的需求,這個學院還將社會上一些認證考試體系引入校園。像與清華大學聯辦的Pro/e認證,目前已有200名學生拿到了證書,極大增強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馮傳龍是去年的畢業生,當時他現在就職的深圳一國際大公司明確表示,『沒有工作經驗、非重點大學畢業生』不要,但是當他們看到從筆試到面試,一路戰勝了諸多重點大學畢業生的馮傳龍後,卻破了例。
學生從校門到工作適應期歸零,極大滿足了中小企業對招聘人員上手快、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要求,使學生不僅更適合中小企業的社會化功能需要,更易在企業中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自動化99級畢業生金樹軍到撫順煤科總院就業後,憑借在校期間過硬的動手實踐能力,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就成為研發部的技術骨乾,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得到了企業的充分肯定。正是他的出色表現,企業於次年到學院一次性擇優招聘了38名畢業生,並簽訂了長期就業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