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行洪區內建起了二層小樓
2005-07-29 08:48:0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盧蘊波 王大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7月29日電 日前,記者在對地處松花江乾流行洪區內的松北區新鎮村東興隆崗屯和雙口面屯進行踏訪時發現,面對毫無遮攔的洪水,本應該搬遷的『壩外屯』卻建起樓房。

  東興隆崗屯:村民忙著蓋房子

  記者來到東興隆崗屯,車子剛過春雷橋,便遠遠地看到兩排紅磚房泡在水裡,兩邊莊稼全部泡在水中,只有一些玉米能露出一部分的尖。在路邊一個自行搭建的簡易帳篷旁,一位姓宋的村民指著泡在水中的紅磚房講,他們一周前就從房子裡搬出來,如果水再漲就只能把帳篷搬到路上了。他告訴記者,遠處一個養殖場除一個高崗上的宿捨外,已經全部被淹,進出只能靠船,養的牛、羊、鹿也基本轉移出來了。

  記者走進村屯看到,許多村民自發用沙袋、彩條布、塑料布、磚頭等各種物品防汛。

  然而,在屯子裡,記者還看到另外一種現象:屯子裡許多村民正忙著蓋新房子,拉滿砂石、水泥、磚頭的車子在不停穿梭,房梁、屋脊上乾活的人也是忙得不可開交;路邊、房邊一堆堆沙子、磚垛和幾處已經挖好的地基、用白線圈出的地界可以看出許多新建項目還『蓄勢待發』。村民反映,屯裡許多新蓋的房子他們都不知道是誰的。

  雙口面屯:『壩外』建起樓房

  同屬新鎮村的雙口面屯卻與東興隆崗屯有所不同,1998年大洪水後,國家將前進大堤重修並取直,原本的同一個屯被大堤一分為二,在大堤迎水面的行洪區內還留有50餘戶居民,用村民自己的話說叫『壩外屯』。在水邊看到記者過來,幾名自願看護本屯豐收民堤的中老年人走了過來。順著他們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前進堤與該屯豐收民堤之間的一片民房已經進水,他們說,被淹的農戶約有10多戶。記者看到其中一幢幾百平方米的二層樓已經人去樓空,水面與一層的窗戶一般高。一邊房子進水,另一邊卻到處建房。在水中的一個很小的漫崗上,高高地豎起了龍門架,一幢二層高的小樓在漫崗上拔地而起。

  水利專家:行洪區建房影響防洪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歷史形成的自然村屯,坐落在行洪區內,首先對河道的行洪安全造成威脅。由於兩個自然屯的建築比較集中且密集,又多建成兩房檐相連的『連體房』,在大洪水期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阻水面,非常容易造成水位雍高,影響洪水下泄。如遇大水,衝垮房屋,大塊構件隨水向下,將對下游輸電鐵塔、橋梁及堤防形成巨大威脅,後果不堪設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居住在行洪河道內的居民,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有計劃地組織外遷。同時《黑龍江省河道管理條例》第八條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不准擅自建房等。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當地政府應出臺方案,逐步將行洪區內的居民遷往異地安置。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