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7月30日電 我國最大的國有林區大興安嶺在國有林區率先啟動森林資源價值核算。經初步測算,這一地區森林環境效益約為780億元。有關專家建議,為保障大興安嶺在維護區域生態平衡和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作用,應盡快將森林資源價值納入綠色國民核算。
7月30日,來自北京國家11個部委局及中科院、社科院、林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5個科研院校,以及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30多位專家學者會集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對『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森林資源價值評價及納入綠色GDP核算研究』進行專題研討。專家一致認為,大興安嶺作為全國最大的國有林區,其生態地位非常重要,生態服務價值巨大,對維護區域生態平衡和國家生態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森林環境效益約為780億元,其中森林固碳供氧、保育土壤和涵養水源所佔的比重較大,分別佔森林環境效益的33.7%、25.9%和24.8%。
大興安嶺是我國東北、華北以及呼倫貝爾草原的天然屏障,是黑龍江、嫩江的發源地和天然的寒溫帶生物基因庫。大興安嶺的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不僅影響到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和環境,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到松嫩平原的糧食生產,影響到『中國大糧倉』的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大興安嶺地委書記王忠林提出『寧可少要GDP,也要看好大森林』。他建議將森林生態效益指標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森林生態商品實行等價交換、國家對森林提供者補償額度因地域造林成本不同也應有所區別。
作為國家重點國有林區,大興安嶺地區在全國率先從地區層面對森林資源價值進行核算並探討將核算成果如何納入綠色國民核算。《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森林資源價值評價及納入綠色GDP核算研究》闡述了大興安嶺地區森林資源價值評價及納入綠色GDP核算研究的必要性,計算出了大興安嶺地區森林資源的價值和基於森林的綠色GDP,並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