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眉毛胡子一把抓 污染環境浪費資源 哈爾濱何時實現垃圾分類
2005-08-01 09:01:3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潤雪 高天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為哈市街頭分類垃圾箱分類不具體,

  並沒有分有毒、有害垃圾。

 

  圖為廣州街頭分類垃圾箱分類很具體,既分出有毒、

有害垃圾,也具體指明常見垃圾的類別歸屬。

  東北網哈爾濱8月1日電 哈爾濱市垃圾焚燒發電廠作為環保發電企業,自2002年3月以來,每天處理垃圾200噸、發電5萬千瓦時以上,既解決了垃圾的污染,也節約了資源。因為垃圾發電的雙重效益,哈爾濱的另外一家垃圾發電廠也將於年內投產。但近日,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設備維修率明顯高於國外同類機器,特別是發電過程中,運送垃圾的軌道機,不到半年就要更換一次,而國外垃圾發電廠的同類機械用了幾年都不需要更換。

  為什麼垃圾軌道機更換速度這麼快?哈爾濱市垃圾焚燒發電廠副廠長姚立明告訴記者,他們廠的設備是從國外引進的,設備要求處理的垃圾必須是不可回收、無毒的生活垃圾,主要指包含果皮、剩飯等容易發酵的有機廢物。按照垃圾分類方法,生活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廢玻璃等可重新加工利用的垃圾;無毒但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主要指廢果皮等易發酵的垃圾;有毒垃圾,主要指廢電池、廢日光燈等。據姚立明介紹,現在哈爾濱環衛部門送過來的垃圾質量很差,不但沒有分類,而且生活垃圾中還含有大量的建築垃圾,垃圾的硬度、體積都超標,並且燃燒值偏低,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哈爾濱街頭設有很多分類果皮箱,為什麼不給哈爾濱垃圾焚燒發電廠分好類的垃圾呢?記者采訪中發現,哈市街道設立的分類果皮箱,只是『兩個嘴巴,一個肚子』,無論分不分類都投進去,有的只分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沒有設有毒垃圾箱;有的上面標明了『可回收』、『不可回收』與『有毒垃圾』,但是普通市民根本不知如何分類。而哈爾濱市環衛處的工作人員的回答更令記者吃驚:哈爾濱雖然有分類果皮箱,但並沒有分類收集,分類果皮箱只不過是擺設,有的是為了美化街道需要的,有的則是企業投資作廣告。現在分類果皮箱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讓市民樹立起一個垃圾分類的意識,為哈爾濱垃圾分類作准備。那哈爾濱何時纔能實現垃圾分類呢?哈爾濱環衛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提上日程,因為垃圾分類需要專門的垃圾處理廠,專門的垃圾運送車以及分揀人員,這些現在都做不到,垃圾分類也遙遙無期。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按照專業垃圾回收機構的測算,一噸廢紙,可造0.85噸好紙,可節省木材3立方米,節約鹼300千克,比等量生產好紙減少污染74%;回收廢玻璃,制造好玻璃,節能10%%?30%,減少空氣污染20%,減少采礦廢棄的礦渣80%;利用廢電池可回收鎘、鎳、鋅、錳等重金屬,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和人體健康的危害……垃圾作為資源重新利用已是國際趨勢。而哈爾濱現在還完全沒有進行垃圾分類,作為資源處理的垃圾每天只有200噸。

  據記者從哈爾濱市環衛部門得到的數據,哈爾濱日產垃圾3500噸,其中哈爾濱垃圾焚燒發電廠發電利用200噸,哈爾濱向陽生活垃圾處理場可無害填埋1200噸,每天還有2100噸垃圾沒有進行處理就埋掉。據了解,我省其他城市也沒有進行垃圾分類回收。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