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蘭西縣麻業效益凸顯 麻城輪廓初現
2005-08-03 09:30:5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國武 王延安 李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日電 兩年前,蘭西提出打造亞麻城,麻產業開始昇溫。如今,亞麻加工企業發展到100多家,亞麻編織品遍布全國各地。今年上半年,蘭西亞麻產業實現增加值1.5億元,拉動社會就業2萬人,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蘭西,全國扶貧工作重點縣,也是全國亞麻之鄉。一個小縣擁有兩個全國之最,一頂窮帽子和一個優勢產業。如何把優勢放大,摘掉窮帽子,擺脫貧困?蘭西人一直在探索著。

  近年來,蘭西新一屆縣委一班人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找到了一條壯大優勢產業,帶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之路。

  麻產品俏銷農企實現雙贏

  一雙亞麻涼鞋25元;一件亞麻T恤200元;一套汽車坐墊300元。這些還不算貴,新型的一件亞麻涼席600元。這是記者在去年的全國訂貨會和前不久蘭西舉辦的首屆亞麻節上看到的。這些產自蘭西的亞麻產品,不僅受到來自廣東等南方的客商的青睞,就是來自省城的與會者和記者也紛紛解囊。小小坐墊,還成為當地企業與客商簽約的拿手貨。

  在蘭西博藝亞麻制品車間裡,140名工人忙個不停,機器24小時運轉。這個季節,一般加工企業已經停產,可他們還在加緊趕制產品。負責人趙艷介紹說,現在許多企業都來訂貨,有的把貨款都匯過來了,可企業生產的產品還是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前兩天的亞麻節,趙艷守著山東臨沂的一份10萬元訂單不敢簽。

  目前,在蘭西有近140家亞麻加工企業,面對迅速擴大的市場,不斷擴大生產規模。

  如今,蘭西人流行一句順口溜,粘麻就富。麻企富了,麻的價格抬起來了,麻農腰包也鼓了。

  去年以來,兩次大的產品訂貨會每次簽約都在10億以上。

  種植面積擴大麻農積極性高

  曾幾何時,白條子、壓等、壓價,麻賤傷農。加之亞麻種植的風險高,使許多農民一度改種其他作物。蘭西亞麻的種植面積出現了萎縮。如何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解決麻企吃不飽的問題?三年來,蘭西縣挖空了心思,從貸款、補貼、品種改良等一系列方面入手,降低農民風險,調動了麻農的積極性。目前,亞麻的種植面積穩步回昇,目前已經保持在30萬畝左右,而且在域外也有了不小的種植面積。

  在奮斗鄉前鋒村,有著20幾年種植經驗的老麻農於海青,今年又擴大24畝的種植面積。他說雖然亞麻的種植風險大,怕5月下雨和6月澇,可要是有管理的竅門,改用抗倒伏,產量高的品種,風險也沒有多大。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德國的新品種每畝增收60元,政策補貼38元一畝。信用社一畝地貸款1200元,秋後收獲時給現金,而且不壓等。全村亞麻種植面積達到了1900畝,比去年增加了20%%。

  鄉長王偉軍說,去年鄉裡拿出20萬元,一是給種植戶補貼,二是買了8臺的灌溉設備。農民收入比較可觀,也調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由於去年的扶持,今年鄉裡沒投多少錢,種植面積由去年的5000畝,擴大到1.5萬畝。還有一點就是,今年在鄉裡的引導下,引來了亞麻收購企業,與農民簽訂了訂單。企業加農戶的模式,保證了農民的供種和全程的免費技術服務,企農皆大歡喜。

  探索發展之計麻城輪廓初現

  請專家,論麻計;引客商,訂麻貨;辦麻節,昇華麻文化。目前產品供不應求。亞麻大市場的建立,物流業的發展,是蘭西人開發麻產業70年後,放大亞麻之鄉效應,舉全縣之力打造中國亞麻城的具體步驟。同時,蘭西人不滿足於產品簡單的、粗放型的發展。他們的目標是要把亞麻的產業鏈條延伸到極點,吃乾榨淨。

  縣委書記王景順的目光看得更遠,說起麻來,滔滔不絕。他有這樣一個思維,麻是全縣的優勢產業,也是全省的經濟增長點。有比較優勢,搞好和做大有優勢。當然,他也清醒地認識到,雖然亞麻城的輪廓初現,但是當前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而且難度和壓力也不小。

  首先要建立一個牽動全國的、全省的亞麻業營銷市場。從政策支持方面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具體的實施也有了方案,而且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據專家講,這個市場建立起來後,將推動種植業和加工業的迅速發展。

  其次,提昇品牌的價值。蘭西有亞麻坐墊近百種,可真正讓人叫上名字的還沒有,即使有,其知名度也不高。這些小規模大群體的生產,急需整合。需要一個大的戰略合作伙伴,注入資金和品牌,從而實現產品的迅速昇級。

  還有,就是盡快建立良種繁育基地,為當地的麻農提供優質的,高產的,抗病強的品種,改變由國外進口的局面。

  據了解,蘭西打造亞麻城,將走一條『營銷拉動、加工擴張、原料支橕、科技長入,以信息化促進產業昇級的路子。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