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電眼』相伴 安全出行 哈爾濱首座網絡監控系統成城市安全保護神
2005-08-03 10:08:3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劉志明 劉淑偉 周 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3日電 如果一夜之間有十幾個馬葫蘆蓋被盜;如果夜幕下瘋狂的殘土車,破壞我們這座整潔城市的環境;如果發現機動車肇事逃逸;如果下夜班的女工路遇歹徒;如果……這時,總會有一雙『眼睛』在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它會迅速將所發生的一切,通過監控系統傳輸到指揮中心———這就是動力區的城市監控系統,也被市民稱之為捍衛城市安全的『第三只眼』。

  可旋轉360度的『電子眼』 ,將動力區120餘萬平方米內的兩大廣場,10餘條一、二類街路上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哈爾濱市首座網絡監控系統成了閃爍在動力區上空的『第三只眼』,它讓許多黑暗中發生的事情變得透明,讓城市管理有了更科學、更先進的依據……

  鏡頭一

  悠閑男子牆上蓋戳

  五分鍾被請到管局

  7月19日凌晨2時12分,大多數人還沈浸在甜美的睡夢中。而此時,動力區城管局設在和平橋南側的電子眼的視野中,出現了一個行動鬼祟的黑影:只見一中年男子右手提著一個小黑包沿著和平橋引橋處的圍牆緩步前行,並不時東張西望,當其快走下引橋時,該男子放慢了腳步,隨後坐在了圍牆上。從屏幕上可清楚地看到,該男子從黑包裡掏出了一個長方形的大戳後,便開始在牆上蓋『大印』。得手後,男子隨即起身前行,准備繼續找下一個位置。

  令該男子想不到的是,此時,『電子眼』的監控設備已記錄下了他的行為,並開始對其進行鎖定跟蹤。同時,區城管監察小分隊的工作人員也迅速出發,不出5分鍾,該男子即被依法送到區城管執法局。刻有『刻章、辦證』的大戳也被沒收。

  回放:自今年1月起至今,動力區城市網絡數字化管理指揮中心已成功抓獲夜間噴涂及亂貼亂畫違法案件24起,共抓獲33人。

  在處理案件的同時,該中心及時把信息反饋到區市容小分隊,在每天清晨4時後將違法噴涂字跡及時清洗掉。而懾於『電子眼』的威力,出現在動力區的『爛手爪子』的身影也日漸減少。

  鏡頭二

  『本田』惹禍一走了之

  錄像舉證賠償四萬

  3月28日5時40分,在動力區和興路林業大學至文昌街口路段上,一輛紅色本田轎車突然加速超車,該車高速行駛到與其同向行駛的一輛10路公交車前面。由於公交車對突然出現在前面的轎車躲閃不及,致使公交車衝向左側的隔離帶上,並將綠籬撞毀,同時交警部門設置的監控攝像杆也被撞斷。此時,正從此駛過的一輛出租車也難逃一劫,被倒下的行道樹砸壞。公交車頭部嚴重受損。

  由於設在此處的『電子眼』在第一時間記錄了這起事故,中心將肇事現場的錄像提供給了交警部門。交警部門依據錄像找到了小轎車的車主。本以為一走了之的小轎車司機在錄像面前,只得承認,並賠付了公交車及出租車車主相關損失共計約4萬元人民幣。

  2004年10月11日凌晨6時,在動力區廣場環島處發生一起惡性交通事故,一臺微型面包車由於違章行駛,將一名環衛工人撞飛,整個事故的全過程被『電子眼』全程監控錄制下來。此錄像為交警部門認定事故責任提供了依據。

  回放:自今年1月至今,動力區城市網絡數字化管理指揮中心共拍攝交通肇事事故157起,其中重大案件15起,為交警部門提供了重要的現場錄像資料。

  鏡頭三

  大樹不能撞了白撞

  一年追繳罰金萬元

  今年2月11日(正月初三)凌晨2時47分,一輛出租車因駕駛員酒後駕車,將位於和興路主副路之間的綠籬撞毀,動力區城管指揮中心立即出動應急直屬隊趕往出事現場,將肇事車輛駕駛員抓獲。

  今年1月31日12時46分,指揮中心通過監控設備,發現位於動力廣場立交橋處的5節橋燈被一貨車撞毀,應急直屬隊在10分鍾內趕到現場,對肇事車輛進行處理,追繳賠償金2000元……

  回放:一棵行道樹被毀,按照哈爾濱市相關法規,對不同樹種和生長年限,賠罰率都在6倍以上。然而,過去在交通事故中被撞斷的大樹和被破壞的綠籬,由於缺少現場記錄往往找不到責任人,大樹只能是撞了白撞。

  自去年9月動力區城市網絡數字化管理指揮中心成立以來,在動力區形成了以動力廣場為核心,以和平路、三大動力路、和興路等主要乾道為骨架的監控網絡,架起的『電子眼』總監控覆蓋面積達到了120餘萬平方米。別說是撞倒一棵大樹,就是撞壞了一段綠籬、草坪,也不再是撞了白撞。

  『電子眼』通過跟蹤拍攝,對肇事後逃離現場的車輛也能進行跟蹤索賠。目前,指揮中心共監控重點破壞公共設施和大樹的案件50餘起,追繳賠償金近萬元。

  鏡頭四

  外地車進城迷了路

  『中心』派員送到位

  7月29日10時,從外地駕車來哈到動力區某企業辦事的趙先生,因對市區路況不明,在行至省政府路段時,不知該如何行駛。憑借以往的經驗,他打開車內的廣播收聽路況信息,當他聽到一條由動力區城市網絡數字化管理指揮中心提供的路況信息後,馬上撥打114查到了中心的電話,並把自己的情況介紹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確定其位置後,通過監控設施在不到1分鍾的時間裡,工作人員便找到了趙先生所在位置,並為其引導行車,使其很快到達了目的地。

  回放:指揮中心始終堅持為省交通廣播臺提供路況信息,截至到目前已為該臺提供路況信息580條。趙先生遇到的麻煩事,只是該中心緊張工作的一瞥。

  有了『電子眼』的威懾,如今夜裡出動貼小廣告的不法分子少了,一些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權益受到了保護,這雙架在城市上空的『電子眼』,如今已成為保護城市安全、維護公正、震懾犯罪、捍衛群眾利益之『眼』。

  隨著社會對公共安全的重視,公共安全突發事件也越來越復雜,人們對公共安全的防護要求也越來越高。動力區采用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建立城市管理監控系統,成為我們這座城市進行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