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5日電近日,一名游客在牡丹江市某漂流點發生了事故,這讓人們對漂流點的安全問題產生疑問。究竟漂流點具備什麼條件纔能納客?牡丹江市共有多少個正規漂流點?為了弄清這些疑問,3日,記者采訪了牡丹江市航運管理站等有關部門。
據牡丹江市航運管理站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全市共有12家大大小小的漂流點,也有一些他們不掌握的漂流點,這些地方有的規模很小,有的地處偏遠。
其實,漂流活動走進百姓的生活,不過兩年光景。為了規范此項經營行為,黑龍江省專門下發了《黑龍江省漂流運輸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第四條明確指出:從事漂流運輸的單位和個人,應辦理《水路運輸許可證》。
按照規定,沒有許可證,就不該經營漂流業務,可現實情況卻不是這樣。據了解,因為漂流興起在先,管理辦法出臺在後,牡市的漂流點與省內其他漂流點一樣,大多也處於先經營後規范的狀態。省裡下發上述辦法後,市航運站積極落實,開始對各處漂流點進行規范,督促經營者完善相關設施,辦理《水陸運輸許可證》。這期間,他們對分布在海林、林口、寧安等地的漂流點進行了調查了解,匯總了12家具有一定規模的漂流點的基本情況,並先後對鏡泊湖爾站至河口、鏡泊湖游龍公司瀑布口漂流、鏡泊湖民族村峽谷漂流3處漂流點下發了停業整頓通知書,限期整改後辦理許可證。
但由於監管人員太少,而漂流點又分布各地,有的還地處偏遠,再加上經營者不積極配合,截至目前,只有海林紅星林場至二道河村、海林橫道至道林2家漂流點辦理了許可證,另有1家正在辦理中,其餘各家都在無證經營。
記者從市航運站了解到,目前,市航運站已與各縣(市)交通部門協調敲定,由各縣(市)交通局對口設置航運管理部門,負責規范各地的漂流點,但各漂流點要全部實現規范經營還需要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