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曝光哈爾濱『一元家電』
2005-08-09 10:01:1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周圍 董曉峰 張金玲 曹新偉 王東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9日電 近日,哈爾濱各大家電商場紛紛打出誘人廣告:炒勺、剃須刀、飯煲、飲水機、灶具等小家電標價1至5元,同時還發布了很多特價、打折商品及購物贈禮品的信息。6日早8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位於南崗區西大直街的某大型電器連鎖店,這時距開門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但因已發布廣告的原因,店門前已有七八位市民在等候開門。9時,店門准時開啟,這時已經聚集的二三十名市民快步衝進店裡。

  在等待開門的時間裡,記者與市民張先生聊天得知,他相中了廣告中的一臺低價品牌洗衣機。剛開店,張先生詢問店內工作人員後,迅速地趕到洗衣機銷售區,但該區營業員卻告訴張先生,該款低價洗衣機只有一款,剛剛被另外一名消費者買走了。張先生不信,因為剛開門,不可能這麼快就有人買走,但與營業員理論了幾句後,張先生無奈地走了。

  在店裡,一名消費者興衝衝地找到營業員,詢問廣告中售價3元的名牌飯煲是哪款,營業員告訴他,要到店門口處參加抽獎。9時40分左右,這名楊姓消費者將填好的抽獎券放入了抽獎箱內,一位矮個男營業員告訴楊先生,只有抽中了纔有資格按廣告上的價格買商品。記者注意到廣告上所稱的『品牌炒勺、灶具』、『名牌剃須刀、飯煲、飲水機』卻是不為人知的牌子,它們分別是『派力牌』炒勺、『豪森牌』灶具、『真漢子牌』剃須刀、『格美仕牌』飯煲和『浪木牌』飲水機。

  10時30分,到了抽獎時間,楊先生來到了當時放抽獎箱的店門處,卻發現抽獎箱已經不在原處了,那個矮個男營業員也不見了。楊先生在詢問旁邊的營業員後,一名女營業員走向一個小門,說她去找。大約四五分鍾,矮個男營業員回來了,但他卻告訴楊先生,經理決定取消抽獎活動,並稱經理也沒有告訴他到底什麼原因取消活動。聞聽此言,楊先生認為這是欺騙消費者,要找經理。看到楊先生很激動,這時,一高個男營業員過來,稱楊先生可以隨意挑選一款家電,按1至5元的價格付款。楊先生隨即又問這名高個男營業員,究竟什麼原因取消抽獎,男營業員避而不答,他告訴楊先生,要買就趕快買。再三詢問下,楊先生也沒有得到滿意答復,最後他沒有買商品,氣憤地離店而去。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消費者相中的廣告中特價家電有一些莫名其妙地『蒸發』了。如廣告中標明了『特價219元的飲水機』、『特價398元的DVD』,但營業員卻說,店內沒有貨。而實際上,兩個包裝好的『飲水機』卻出現在抽獎處,此舉真是讓消費者費解。

  同時,很多廣告中標明的特價商品,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卻發現該商品根本不適合自己,如一款『特價588元的雙眼灶具』,只適用於使用液化石油氣罐,很多已安裝煤氣管道的消費者只能望『灶』興嘆。

  揭秘

  業內人士大揭內幕

  『一元家電』的

  『來龍去脈』

  從去年開始,每逢一些家電商場開業、節日慶典和雙休日,在這些哈埠家電商場門前,經常在未開門營業甚至天不亮時就排起購物長龍,然後在開門營業後蜂擁而入進行搶購。據悉,吸引消費者的是這些家電商場推出的『特價家電』:名牌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幾百元、幾十元就能買到,電飯煲、電風扇、電話一元就能拿回家……業界和市民形象地把那些促銷力度大、商家宣稱『賠錢賣』的促銷家用電器統稱為『一元家電』。

  『一元家電』也曾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銷售高潮,引發市民排隊搶購。然而,『一元家電』在銷售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比如苛刻的條件限制、質量和品質差異,甚至有的『一元家電』根本就買不到。那麼,『一元家電』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出籠的?商家是否真正兌現了承諾?『一元家電』是否真正到了消費者手裡?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采訪,對『一元家電』的真實面目做一次清晰的曝光。

  誰推出了『一元家電』?

  『一元家電』其實是家電價格戰的最新戰術,近年來由個別商家由南方『引進』,後來逐漸發展成行業普遍采用的戰術。『一元家電』的真實目的就是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以少量特價商品誘發消費者的光顧及大量購買。

  哈爾濱市一位長期從事家電經營的資深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那些售價一元、十幾元的『一元家電』一般都是過時的機型、倉庫裡的貨底子,由於樣式舊、功能落後而積壓。促銷的時候,精明的商家便把這些滯銷品拿出來當『一元家電』賣,這樣做既清理了貨底子又進行商業炒作,一舉兩得。這樣的商品商家一般不會限量銷售,積壓多少都會『慷慨』地賣給消費者。

  此外,還有一部分『一元家電』是商家包銷定制的機型,這部分電器是應商家的特殊要求,廠家為其定做的。通俗地說,這些特殊定制的『一元家電』就是一些家電機型的『簡裝版』。這些『簡裝家電』被一些家電賣場以『本店獨家所有,廠家量身打造』為賣點向消費者極力推銷,加上超低的價格,所以格外有吸引力。但據業內人士透露,包銷定制的機型往往是商家利潤率最高的機型,因為別家商場沒有,價格和款式都沒有可比性,他們可以在一些主要的原材料上大幅度地降低成本,然後再以稍低於同類產品的價格銷售,賺取相對較高的利潤。

  另外,商家在『一元家電』的銷售中還設定了很多條件,如限量、限時,購物滿一定金額方可購買等等,消費者要買這些特價機並不容易。在很多家電商場,『一元家電』只是個噱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家電市場,對於各家家電賣場,把消費者吸引到店裡纔是最為關鍵的。

  由於商場經常在媒體發布特價電器的廣告,很多消費者均是持廣告而來。面對消費者提出的為何現場與廣告不同的質疑,商家祭出一招撒手?:在店內貼出限定條件的小海報,並注明『所有解釋權均歸商場』,便萬事大吉了。

  誰扛起了『一元家電』?

  接連不斷的特價電器到底從哪裡來的呢?業內人士透露,這些都是由家電廠家負擔的。

  提起『一元家電』,眾廠家都作痛苦狀。『實在是太難做了,一到商場開業,就有被扒了一層皮的感覺。』一家電廠家的黑龍江省區域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由於『一元家電』的出現大多集中於商場開業期間,各家商場開業,都會向廠家要一些支持政策,除了數量不菲的『開業費』外,很大一部分『支持』體現在要特價機上。由於家電商場是家電銷售的主要渠道,家電廠家對此依賴很大,所以對這種『支持』廠家也是敢怒不敢言。在此前提下,各家商場之間相互攀比,從各種渠道探聽到廠家給對方的『支持力度』後,會變本加厲地要求廠家拿出更多的特價機器,令廠家不堪重負。

  一家電生產廠家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他們最害怕商場開業。在各家電連鎖商場的壓力下,他們不得不拿出大量的特價機作為支持『表明立場』,但如果商場把價格壓得過低,他們會派人去搶購,每個人肩上都有『搶購指標』,搶不到會被扣工資。有的時候被商家逼得太厲害,他們甚至想過不進某些商家的新店,但迫於該商場大范圍封鎖的壓力,不得不繼續進場銷售。只是他們會盡量通過其他的渠道『找回來』,否則跟廠家總部無法交代。

  不過,有些廠家倒是挺願意提供真正的『一元家電』,因為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因而經常產生一些過時的貨底子,『一元家電』不僅能清理貨底子,而且能滿足商場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廠家也相對願意提供包銷定制機型,因為他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降低成本,跟廠家總部和商場都容易協調一些。

  誰買走了『一元家電』?

  那麼,商家精心策劃的『一元家電』都被消費者買走了嗎?據業內人士透露,大部分『一元家電』根本沒有賣到普通消費者手中:部分『一元家電』被商家賣給了內部人,有些則被同行搶購回來用於二次銷售了。

  據這位業內人士介紹,家電行業同業之間競爭特別激烈,而促銷廣告是了解彼此的一個有效而快捷的途徑。他們十分注意對方的特價機,並深知其中什麼型號讓利的幅度最大,得到這樣的信息後,有的商家便派出大量工作人員去搶購對方的特價機。在一些新開業的家電商場門前,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戲劇化場面:很多來排隊購機的人都感到面熟,彼此心照不宣。他們大都是各商場的營業員,有的甚至由業務經理帶隊進行搶購,而普通消費者跟他們比起來,在搶購的時候就顯得勢單力薄得多了。最終,大量的特價機被這些有經驗的『搶購團』納入囊中。有的商家甚至為此傷了和氣,發生爭執甚至打斗。

  真正能買到『一元家電』的顧客只是少數的『幸運兒』,大多數顧客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不少沒有買到『一元家電』的顧客甚至認為商場是在騙人,因為廣告裡並沒有說限量多少。一位有過受騙上當經歷的消費者告訴記者:『我看到「一元家電」的廣告後,一大早倒了兩趟車纔趕過去買,卻空手而歸。』

  誰佔了『一元家電』的便宜?

  據消協方面反映,『一元家電』這道廉價的午餐並不好吃。有些顧客雖然買到了『一元家電』,並得到了些實惠,但『搶』回家後發現其實並不是自己需要的東西。

  雖然低價的受益者是消費者,但是卻有不少購買完特價機的消費者到消協投訴。因為商家對於這些特價機一般不會提供與正價商品一樣的保修服務,這類消費糾紛調解起來比較麻煩。消協提示消費者,購買『一元家電』要慎重,如果買回來的『特價機』性能不佳、式樣過時,或者經營者不願承擔保修責任,消費者反而得不償失。由此,人們不難發現,消費者是很難佔到『一元家電』的便宜的,跑來跑去,最終還是算不過商家的『小算盤』。

  說法

  『一元家電』

  觸及法律雷區

  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有權討說法

  低價商品不在廣告中注明限制條件,『一元家電』這種促銷手段,合不合法?為此,哈爾濱市法律界人士認為,『一元家電』作為一種商業噱頭已經觸犯了我國相關法律。

  黑龍江省孟繁旭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莉認為,『一元家電』這種促銷手段已經屬於虛假擴大宣傳,違反了我國相關法律。目前,哈爾濱市的『一元家電』一般都是在廣告上向消費者進行低價宣傳,而實際銷售時卻在店內海報加上種種限制條件,比如,需購買一定額度的商品纔有資格買『一元家電』,限量發售等等。商家的這種行為屬於典型的虛假擴大宣傳。

  劉莉進一步解釋說,商家打出的『一元家電』銷售廣告,屬於一種要約行為,如果『一元家電』銷售有限制條件,商家應在廣告上明確注明。廣告上沒有,卻又在店內海報上附加限制條件限制銷售,這就屬於虛假擴大宣傳。這一條在我國的消法上是有明確規定的,消法第19條規定,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做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因此,消費者如果按照廣告宣傳適時適地去購買,這種要約就應生效。

  商家的『詳情見店內海報』的做法和哈爾濱市個別經營場所張貼的『解釋權歸本店』的聲明類似。我國法律早有規定,作為內部聲明的店內海報,不能對抗外部宣傳。商家的『一元家電』銷售既然已經在廣告上向消費者進行了宣傳,就應當按大多數人的理解去進行銷售,也就是說,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按廣告宣傳付貨。

  對虛假擴大宣傳的行為,有沒有相應的處罰?據劉律師介紹,我國法律中有明確規定,經營者對服務或商品進行引人誤導的虛假宣傳的,有關部門應責令改正、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額的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

  評論

  誰還在拿

  『商業垃圾』當噱頭?

  從記者的現場直擊,到業內人士站出來揭秘,再到法律界人士點出『死穴』,人們可以得出結論:在哈爾濱家電領域風靡一時的『一元家電』無異於『商業垃圾』。

  說它促銷,實際上滿是噱頭,其中欺騙的成分不少;說它創新,最終卻與新商業思想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馳;說它風景,又完全背離了商業規則,與相應法律相抵觸。由此,將『一元家電』歸於『商業垃圾』應該並不為過。只是,如此『商業垃圾』竟能在我們的市場上橫行多時,甚至一度成為哈埠各家電商家爭相『叫賣』的一大招牌,未免讓人皺眉。

  事實上,『一元家電』在國內一些城市已經成了『過街老鼠』,這也恰恰與它的『商業垃圾』身份相稱。此前,已經早有市場專家就此發出聲音:『一元家電』是一種低價傾銷行為。低價傾銷與商業促銷的本質區別在於:前者以低於成本價拋售,目的在於爭奪顧客,搶佔市場;後者則以低於平均利潤銷售,目的在於薄利多銷,以廉取勝。如果說後者是堅持公平、取信於人,前者則是欲擒故縱、先予後取、請君入瓮。

  低價傾銷公然挑戰和踐踏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游戲規則』,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同為市場競爭主體,低價傾銷者必然損及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商家的正當利益。低價傾銷還為藏匿暗處伺機作祟的『李鬼』渾水摸魚、兜售假冒偽劣商品、坑害消費者、牟取黑利打開了方便之門。從這個角度說,『一元家電』的『商業垃圾』形象更是不言自明。

  針對這類『一元家電』現象,不僅廣大市民越來越不買賬,而且各地已經開始予以打擊和清理。哈爾濱家電市場激烈競爭的烽煙猶在,我們鼓勵正當、富有創意色彩的促銷行為,但對於販賣『商業垃圾』般的『一元家電』,應該到了『叫停』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