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9日電(記者印蕾)9日,哈爾濱啤酒節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哈爾濱市旅游局副局長、啤酒節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馬春野針對備受關注的『啤酒噴泉』一事作了說明。
馬春野介紹說,本屆啤酒節是歷屆哈爾濱國際啤酒節規模最大的一次,啤酒節的主會場——市中心休閑廣場原有一座大型景觀噴泉,為了強化啤酒節主題,增添節日氣氛,活動承辦方哈爾濱啤酒集團策劃了一個創意,即在廣場原有噴泉中注入一定數量的啤酒生產廢液,以達到噴出的水花略泛泡沫,並散發出酒花香氣的效果。『啤酒噴泉』所用的啤酒也並非成品啤酒,而是由酒頭、酒尾、瓶罐洗涮液和質檢不合格的廢酒混合而成的啤酒廢液。這些廢液不能作為產品出售,也不能回收再利用,只能拍到污水處理系統中。策劃中的『啤酒噴泉』就是要利用這些廢液。在8月2日至5日試噴時,采用的也是這種廢液。
在談到注入啤酒的數量問題,馬春野介紹到,為了摸清到底需要注入多少噸啤酒生產廢液,8月2日至5日,承辦方哈啤集團先後向噴泉中注入了15噸左右的啤酒廢液,從來沒有過向噴泉中注入80噸成品啤酒的安排。
『啤酒噴泉』一事經媒體報道後,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4日,市委、市政府的有關領導立即向有關同志了解了情況,並要求有關單位考慮媒體和群眾的意見,停止噴放『啤酒噴泉』。在8月6日開幕式活動中,承辦單位取消了向原有噴泉中添加啤酒生產廢液進行噴放的活動項目。
馬春野說,社會各屆和廣大市民對『啤酒噴泉』一事的廣泛關注,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人民群眾對奢侈浪費的歪風深惡痛絕,對中央作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決策衷心擁護。我們在組織各種節慶活動乃至一切工作中,必須牢固樹立勤儉節約的思想,絕不能為了追求轟動而鋪張浪費,特別是在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決策的新形勢下,尤其要注意在全社會培育和養成崇尚節儉、力戒奢靡的社會風尚。同時,組委會在這次活動中也有工作不細之處,特別是缺乏與媒體的溝通和互動。本屆啤酒節活動的安排,事先沒有通過媒體向廣大市民作出說明;當『啤酒噴泉』一事見諸報端後,也沒有及時予以澄清,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對此,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切實改進工作,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