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縣域人民物質文化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2005-08-10 16:04:47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0日電  縣域經濟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構成,也是國民經濟運行最基本的綜合單元,是『國本經濟』、『民生經濟』和『生態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從根本上提昇縣域綜合競爭力,纔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從近兩年黑龍江省縣域人民生活水平的變化看,有以下特點:

    1、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顯著。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消息稱,2004年全省縣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6元(全省7471元),比2002年4211元增長22.7%,年均增長10.8%。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有30個縣,4000-5000元的有24個縣,4000元以下的有12個縣,蘭西、青岡、龍江只有2514元、2555元和2900元;只有綏芬河一市獨秀超過1萬元,達到10179元,而且連續三年始終保持全省第一位。2004年前五位的縣都超過了7000元,依次是東寧7321元、虎林7267元、呼瑪7263元、阿城7100元,都比2002年增長14%以上。而蘭西、青岡、龍江則連續三年倒數一、二、三位,蘭西雖然比2002年增長31.1%,相應的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僅達到2514元,僅相當於綏芬河的24.7%。

    2004年縣域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2640元(全省為3010元),比2002年2029元增加611元,增長了30.1%,年均增長14.1%,其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4000元的有3個縣,分別是綏芬河、東寧、蘿北。綏芬河2004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4730元,比2002年增長20.6%,年平均增長9.8%;東寧為4316元,比2002年增長49.4%,年平均增長22.2%,從2002年的第8位上昇至第2位;蘿北為4041元,比2002年增長119.9%,年平均增長48.3%,由2002年的43位上昇到2004年的3位。有34個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了全省的3010元平均水平,在2000-3000元之間的有9個縣,低於2000元的縣有22個縣,樺川、湯原、撫遠、甘南,同江5個縣則低於1000元,樺川為最低828元,但也比2002年增長36.2%,年平均增長16.7%,樺川縣僅為最高的綏芬河的17.5%。

    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有所增長。由於黨的富民政策的出臺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引導,使得各個方面的收入增加,城鄉居民的腰包鼓了,手裡的現金多了,2004年縣域轉移農村勞動力人數為337.9萬人(全省為357萬人),比2003年增長了55.2%,佔農村勞動力的比重為35.8%。其中,比重高於50%的縣有克山(64%),阿城(58%)、海林(55%)、依安(54%)、甘南(53%)、東寧(51%)和虎林(50%)等7個縣市;而塔河僅為6%、呼瑪最低為4%。2004年全省縣域城鄉居民存款餘額已達1110億元,比2002年增長20.7%,人均存款餘額4580元,比2002年居民人均存款餘額3815元增長了19.8%;人均存款餘額超過10000元的有10個縣,綏芬河連續三年最高,達到人均61069元,拜泉人均存款餘額最低為1851元。通過轉移勞動力使農民拓寬了致富的渠道,這是農民致富的又一途徑,說明居民的富裕程度確實有了提高。

    2、居民生活環境、居住條件有所改善。

    2004年全省縣域城鎮化率達到32.4%(全省52.8%),比2002年提高1.5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比較高的漠河、塔河和友誼,均達到90%以上。全省縣域自然保護區14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442.9萬公頃,污水處理廠10座,垃圾處理站56個,環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資額10.8億元,縣域內通自來水的村達到52%,通電話的村達到96.7%,通有線電視的村達到68.3%,。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為23.1平方米,比2002年人均增加了0.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為19.9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了1.5平方米。居住環境、住房質量和配套性能不斷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適程度有所提高。

    3、居民社會福利有所提高。

    老有所養、少有所依是公民的基本待遇,也是體現社會制度好壞和以人為本的標准,2004年全省縣域內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數721個,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27316床,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1.6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數和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數為110.5萬人,比2002年增長了18%;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數是104.4萬人,比2002年增長了29%。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0.9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8.6萬人,農村傳統救濟人數81.6萬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205.3萬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人數103.6萬人。

    4、耐用消費品的擁有量增加。

    信息社會的漸進,電話已成為人們溝通交流不可缺少的必備品,2004年縣域固定電話用戶414.1萬戶,比2002年增長35.6%,其中:農村電話用戶196.0萬戶,比2002年增長27%;移動電話達到317.7萬戶,比2002年增長92%;縣域城鄉平均每1.8戶就有一部固定電話,每7.6人就有一部移動電話,而縣域鄉村每2.1戶就擁有一部固定電話。2004年居民消費高檔商品電腦、汽車量也大幅提高,縣域范圍內互聯網上網戶達到22.1萬戶,比2002年增長148.3%;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17.7萬輛,比2002年增長6%,而個人汽車擁有量就10.1萬輛,比2002年增長7%。說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還在積極捕捉致富的信息。

    5、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趨向合理。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2004年城鎮家庭的消費結構由2002年的食品支出比重為主導向文教娛樂、醫療保健、家庭設備、交通運輸和居住方向轉移,居住方面基本與2002年所佔比重持平,雜項商品則增幅最大。而農民家庭居民的消費結構在居住和交通運輸、衣著方面有所提高,住房是衡量農村居民貧富的關鍵,2004年比2002年所佔的比重高2.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2002年的41.6上昇為2004年的40.9,上昇了1.5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家庭                                    消費結構

                        2004年   2002年   2004年比2002年增減%    2004年%    2002年%   2004年比2002年增減百分點

    生活消費支出(元)   1837.4   1661.                  10.6        100        100          0

    1、食品              750.6    676.1                 11.0       40.9       41.6        1.5

    2、衣著              123.9    119.1                  4.0        6.7        7.2       -0.5

    3、家庭設備           49.9     48.6                  2.7        2.7        2.9       -0.2

    4、醫療保健          131.1    135.2                 -3.0        7.1        8.1         -1

    5、交通和運輸        175.9    157.9                 11.4        9.6        9.5        0.1

    6、文教娛樂          188.4    188.2                  0.1       10.3       11.3       -1.3

    7、居住              388.9    309.5                  25.7       21.2       18.6        2.6

    8、雜項商品           28.7     27.1                  5.9        1.5        1.6       -0.1

    6、教育衛生雖有發展,但不容樂觀。

    2004年,黑龍江省縣域財政用於教育的支出為48.8億元,比2002年增長20%,而中、小學校數、專任教師人數、普通中學在校學生數、小學在校學生數均有所減少。

    醫療、保健服務沒能跟上生活水平的提高。2004年黑龍江省縣域內擁有醫院、衛生院、擁有的床位數、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也都有所減少,形勢堪懮。

    附表:縣域人民物質文化生活主要指標

    指標                           單位   2004年   2002年   2004年比2002年增減%

    縣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5166     4211                  22.7

    縣域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元     2640     2029                  30.1

    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餘額             元     4580     3815                  20.1

    農村人均住房面積             平方米     19.9     18.4                   8.2

    民用汽車擁有量                   輛   177177   167352                   5.9

    個人汽車擁有量                   輛   100765    94446                   6.7

    本地電話用戶                   萬戶    414.1    305.3                  35.6

    農村電話用戶                   萬戶      196    154.3                  27.0

    移動電話用戶數                 萬戶    317.7    165.5                  92.0

    互聯網撥號上網用戶數           萬戶     22.1      8.9                 148.3

    每萬人在校中學生                 人    634.2    642.3                  -1.3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                 人     45.7     35.2                  10.5

    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         人     26.3     27.4                  -4.0

    注:高中階段毛入學率2004年比2002年增減為百分點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