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電 關於扭虧增盈工作,黑龍江省長張左己在省政府第四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了明確要求:『下半年的工業經濟運行要把扭虧增盈作為一項緊迫的任務來抓,盡快扭轉企業虧損上昇的勢頭』。為了全面落實省政府的部署,省經委在調研的基礎上制訂了扭虧工作實施方案。扭虧增盈成為當前工業經濟運行的一個主題。
一次全省工業經濟運行工作會議,將目光聚焦在兩個字:扭虧。
這不奇怪。人們在一系列工業經濟總體發展態勢良好的數字中,發現了這樣一組數字: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35.0億元,同比增長85.8%,虧損面40.1%,同比增加0.1個百分點。
經濟運行的每一個環節都來不得半點疏忽。黑龍江省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加的新問題立即引起關注。
10日召開的全省工業經濟運行工作會議痛下決心:今年下半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由上半年的85.8%降至20%以下,地方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由上半年的20.4%降至10%以下。
如此大幅度的降虧,頗有點兒飛機迫降的味道。如此『迫降』,能否平穩落地?省經委有關負責人經過比較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後認為,通過各方努力,我們有平穩落地的把握。
虧損主因成本上昇和市場約束
仔細審視全省各市地虧損企業情況,便會發現,虧損額增加主要集中在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等5個市。這5個市的虧損企業虧損額都在1億元以上,虧損總額31.1億元,佔全省的88.9%。大慶、鶴崗、伊春、牡丹江、雙鴨山等5個市的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在1倍以上。
黑龍江省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這幾個城市,虧損集中在這幾個城市亦在情理之中。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發現,虧損企業主要集中在這樣幾個行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這5個行業的虧損企業虧損額都在1億元以上,虧損總額25.4億元,佔全省的72.6%。
為什麼這些行業出現嚴重虧損?
省經委有關人士分析認為,虧損額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電力、建材等少數行業和企業,虧損增加主要是由能源、原材料價格與產成品價格調整不同步,以及部分行業產能增長快於市場需求等因素造成的。由於石油、煤炭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在上游產品增加盈利的同時,致使下游產品生產成本增加。企業生產成本上昇幅度高於產品銷售價格,導致一些企業陷於虧損的泥潭。大慶煉化、哈石化兩戶中直企業和4戶地方煉油廠虧損皆緣於此。另外,這也反映出我省的部分企業管理水平不高,經濟實力不強,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比較脆弱。
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上半年,黑龍江省僅石油和煤炭開采這兩個行業就增加盈利172億元,與此同時,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加了16億元。兩廂比較,利遠遠大於弊。但面對著我省工業經濟虧損額增加的局面,仍不可掉以輕心,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堅決遏制虧損企業虧損額的上昇勢頭,努力消除負面影響仍是當務之急。
扭虧良方因企制宜
據省經委制定的全省工業企業扭虧方案,下半年要突出抓好煉油、電力、水泥等3個重點行業和上半年虧損500萬元以上的81個虧損大戶的扭虧減虧工作。扭虧的關鍵是對癥下藥。
煉油行業重點是抓好大慶煉化、哈石化兩戶中直企業和4戶地方煉廠,對兩戶中直企業,省經委將會同所在市政府和企業,加大對上政策爭取工作,力爭消除這個最大的虧損源。對4戶地方煉廠,省經委則將與所在市政府一起,積極幫助企業協調產品價格,拓寬銷售渠道,求得生存和發展。
電力行業也列入重點扭虧的對象。據了解,四條措施將幫助電力企業渡過難關。其中包括通過提前組織電煤訂貨、加大運力支持等辦法,提高電煤合同兌現率;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到廠電煤質量的抽檢,嚴厲打擊摻雜使假行為,整頓電煤經營秩序,對情節嚴重的,省經委要取消其煤炭經營資格,尤其是對那些黑矸石加工點,更要堅決打擊,決不手軟;積極爭取增加外送電量,避免各企業在價格上惡性競爭,提高盈利能力;各級政府在條件成熟時適當提高供熱價格,支持電力熱力企業減虧扭虧。
水泥行業要加大企業招商引資和並購重組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推進技術進步,淘汰落後生產能力,降低消耗、壓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對於其他行業的虧損大戶,仍需逐戶分析原因,爭取一戶一戶各個擊破。
省經委有關人士分析後認為,通過這些紮紮實實的工作,今年下半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由上半年的85.8%降至20%以下是大有希望的。與此同時,大慶油田公司、哈藥集團等上半年盈利1000萬元以上的97戶骨乾企業,抓住當前市場需求旺、價格好的有利時機,有效增加綜合產能,擴大產品銷售,最大限度地增加效益,以豐補歉,『工業利稅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也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