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電 阿城市市民張先生給記者來信反映:阿城市第六中學校園外的環境非常差,多年來一直有人向學校旁邊的河裡傾倒垃圾和污水,如今這條小河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垃圾溝』,難聞的氣味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居民的生活。城南溝變成垃圾溝
記者前往阿城市第六中學調查。還沒到六中的校門口,就聞到一股腥臭的氣味,走上學校門前的金城橋,橋下的景象更是慘不忍睹:十幾米寬的河道上河水『瘦』得只剩一米多寬,河水渾濁,呈灰綠色,成堆的殘土、生活垃圾被傾倒在護堤上,從河堤上一直蔓延至河床底。
記者在學校周圍轉了轉,發現學校周圍的環境確實很復雜,附近幾百米范圍內共分布著4家廢品收購站和1家蔬菜批發市場。附近的居民說,學校周圍已經形成了廢品收購和蔬菜批發集中區,每天下午兩點多以後這裡的車和人就開始多起來了,要一直持續到19時。
據阿城市第六中學的老師介紹:這條河水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前幾年學校附近除了這些廢品收購站和蔬菜批發市場外,還有兩家小造紙廠,造紙廠的生產廢水就直接排進河裡。那時河水氣味難聞,呈粉紅色了。如今造紙廠關了,但是蔬菜批發市場和廢品收購站產生的垃圾被扔到河裡。學校的老師曾經多次制止這種行為,但是根本不起作用。更可恨的是一些人把建築垃圾直接倒入河中。
記者在河邊看到,一個大型的垃圾箱就擺放在金城橋頭,垃圾箱裡面空空如也,垃圾箱四周堆滿了垃圾。多次整治難奏效
第六中學的老師介紹,這條河被污染是個老問題,學校曾經幾次向上級打報告,希望有關部門對其進行治理。一些政協委員在每年政協的提案中都要把治理這條河的問題提出來,但是一直找不到有力的措施。
阿城市水務局副局長王鳳德告訴記者:六中門前的這條河名叫『城南溝』,是阿什河的一條支流,它的污染來自附近的居民以及蔬菜市場和廢品收購點傾倒的垃圾、市區內一些建築垃圾。水務局排水處曾經多次在河邊抓獲傾倒垃圾的四輪車,但是由於河道較長,這些人又出沒不定,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很難進行有效管理。今年5月,阿城市政府已經組織多個部門聯合對『城南溝』進行過一次大的清理,但是現在垃圾又出現了。
阿什河發源於尚志市尖山砬子,最終匯入松花江,當阿什河流經阿城市區時遭受了許多人為的污染。當地百姓希望政府多想一些辦法,盡早解決『城南溝』這個『老大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