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土英魂—抗日戰爭時期東北烈士事跡陳列主題展覽側記
2005-08-16 17:02:0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唐小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6日電 8月15日,《黑土英魂———抗日戰爭時期東北烈士事跡陳列》主題展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開幕,2815只和平鴿環繞東北烈士紀念館一圈展翅飛向藍天。

  不忘昨天,珍惜今天

  開幕式上,烈士後代代表———李兆麟將軍之子李玉的話令人深思:值此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之際,我們不能忘記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也不能忘記東北抗日聯軍的浴血奮戰和付出的巨大犧牲。烈士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代表著國家和人民對烈士的永遠懷念,我們追憶歷史,緬懷先烈。作為烈士的後代,我們感謝黨和人民對先烈的紀念,我們會永遠學習先烈,讓先烈們的精神代代相傳。

  也許,哈爾濱繼紅小學那些少先隊員們永遠也忘不了今天,因為他們代表全省少年兒童宣誓:永遠繼承革命先烈遺志,以祖國利益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幸福為最高的幸福。不忘昨天,珍惜今天。為了明天,我願奉獻全部力量,讓世界充滿愛,讓和平永駐人間———他們清脆卻鄭重的童音在烈士館前回蕩。

  尊重歷史,烈士也會含笑九泉

  開幕式結束後,人們潮水般湧進紀念館。記者發現,參觀者興味盎然,被精彩的展覽深深地吸引住了。

  馬佔山的孫女和侄孫在參觀展覽時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們說,展出的那件馬佔山穿過的中山裝是他們剛捐獻的,已珍藏了70多年,這上衣見證了歷史。祖父馬佔山領導的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人民有組織抗戰的第一槍,已被載入史冊,而從江橋抗戰的1931年11月4日計起,中國抗戰長達十四年。祖父馬佔山是無黨派人士,但愛國打鬼子不分黨派。江橋抗戰能被以這麼大篇幅放在整個展覽的第一部分,這是尊重歷史,還原歷史本來面目,烈士也會含笑九泉的。

  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哈爾濱花園小學郭敬波老師參觀時神情專注且眼中含著淚光。她告訴記者,她每年清明節都來一次紀念館,而每來一次都是對心靈的洗禮。她感慨地說,我看到一個日本軍官的自白書,很受觸動:楊靖宇將軍孤身絕糧5天與敵人苦戰,依著青松還擊到生命的最後。當日軍一軍官剖開將軍的腹部,發現除了草根棉絮外,竟沒有一粒糧,當時這名日本軍官十分震動,在那一瞬間,他對楊靖宇只有崇敬,他突然明白,在一個有著這樣一種頑強不屈精神的民族面前,日本必敗,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後來這一日本軍官悔罪自殺。我們這代人面對烈士時,心靈怎能不受到震撼?今天我們惟有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否則愧對烈士。

  白發蒼蒼的75歲老人劉興華是哈爾濱水泥廠退休職工,劉興華特意趕在8·15這天一大早就來到紀念館。他說歷史是不能被忘記的,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烈士們的浴血奮戰和犧牲,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記住這一歷史!

  記者特別注意到,在參觀的人群中有很多小朋友,他們目光清澈而專注,稚氣的表情中平添了一份凝重。繼紅小學三年級的侯緒森逃了課外補習班的課來此參觀。他媽媽解釋說,讓孩子來這裡身臨其境感受一下,這比上什麼班效果都好。

責任編輯:單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