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電 (記者 高長利) 近年來,牡丹江市依托自身特有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對俄貿易。目前,該市的對俄貿易正在由單一的貿易活動向加工貿易轉變。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牡丹江對俄經貿合作已經初具規模。2004年實現對俄貿易28.5億美元,佔全省對俄貿易總額的75%,佔全國對俄貿易總額的13.4%。
成績實實在在,可是牡丹江人並不安於現狀。今年年初,牡丹江市適時地提出了加快對俄經貿戰略昇級的步伐,並且制定了具體目標。對俄進出口總額在2004年的基礎上三年實現翻一番,每年的增幅不低於26%,2005年對俄貿易總額36億美元;綏芬河至下城子95公裡復線、東寧與烏蘇裡斯克國際列車的接軌、牡丹江直航漢城航線等通道建設抓緊立項、開工建設,實現由單純的貿易向加工這樣一個戰略性的轉變,大力發展加工業,拉動地方經濟的快速增長。
目標有了,牡丹江開始了勤懇的真抓實乾。闢建一批各具特色的對俄貿易加工園區,打造全國企業進軍俄羅斯市場的主通道。按照『一區兩國、封閉運行、境內關外、自由貿易』的模式建設『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貿易綜合體』和『東寧—波爾卡夫卡互市貿易區』。大力培育301國道對俄經貿進出口加工產業帶,創建跨區域、跨領域的『黑龍江省家具生產基地和家具交易大市場』。在綏芬河——穆棱沿線建立木材加工產業帶,打造『中國北方木業城』。建設果菜集散中心,構建起對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體系,努力做成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糧袋子』、『菜籃子』。
牡丹江在加快對俄經貿戰略昇級硬件建設的同時,也在為投資者提供暢通的進出口渠道和優化服務功能等方面大手筆謀劃。目前,牡丹江市已經與俄羅斯哈巴洛夫斯克、烏蘇裡斯克、布拉戈維申斯克等城市建立了會晤機制,商洽對俄貿易重大事宜,保護雙方企業合法權益。完善了海關、檢疫、銀行、稅務等部門的關貿、銀貿、稅貿等協作機制,開通了外匯直通車業務。大力推進對俄商務領域的信息化建設。通過軟環境的建設,牡丹江市親商、安商、留商、富商的氛圍已經形成。
牡丹江還注重外貿企業的培植。經過對對俄經貿企業的政策支持和政策傾斜,如今全市已經有680多戶熟悉俄羅斯市場運作規則的外貿企業,其中超億美元的6戶,超千萬美元的56戶。這些外貿企業正日益成為對俄外貿易市場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