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23日電 前不久的一項調查顯示,黑龍江省為我國喉癌高發區之一,且女性患者比例逐漸增大,城市病人逐年增多,患病年齡逐漸降低。據有關專家介紹,由於個人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污染和遺傳等諸多因素影響,近年來喉癌發病率有明顯上昇趨勢,尤其我省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特殊,冬季漫長寒冷,經常關門閉窗,導致室內空氣乾燥、不流通,加上室內吸煙人數眾多(尤其黑龍江省女性吸煙人數較多),致使黑龍江省的喉癌發病率較高,且逐年遞增。
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賈深汕教授介紹,在上述致病因素中,吸煙是導致喉癌的最大禍首。專家統計的一組病例數字表明,喉癌病人絕大多數有吸煙史,喉癌的發病與每日吸煙量和吸煙總時間成正比。目前已經證實,煙草焦油中的苯並芘有致癌作用,且藥草的煙霧可使纖毛運動停止或遲緩,引起黏膜水腫和出血,使上皮增生、變厚和鱗狀化生,成為致癌基礎。此外,飲酒過度、慢性炎癥、病毒感染、放射線和性激素等因素也與喉癌的發病有關聯。賈教授說,僅該院最近5年就收治喉癌患者506例,每年患者分別為77例、87例、97例、85例和160例。全省喉癌患者的男女性別比為2 1,其中農村女性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喉癌的早期癥狀並不明顯,有的僅表現為咽部異物感或聲嘶,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感冒、咽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容易被忽視。而咽喉異物感或吞咽不適感往往是聲門上型喉癌的早期癥狀,通常至二、三期纔被發現,追溯病史可長達數月。因此,凡是中年以上有長期吸煙史、出現不明原因聲嘶、喉部不適時間超過3周者,應及時到醫院做喉鏡檢查。因為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是提高喉癌治愈率的關鍵所在,一期手術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據介紹,很多喉癌病人懼怕手術,以致延誤治療的主要原因是擔心接受全喉切除術後,喪失口語交流能力,影響正常生活。實際上,全喉切除術後有多種方法可以恢復發音,如食道發音、人工喉及電子喉發音和氣管食管分流術發音。通過食管發音訓練,約有60%%的患者能恢復說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