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3日電 (記者 朱丹鈺) 雞西是一個因煤而興的城市,煤炭工業佔到經濟總量的40%;然而,雞西人意識到煤炭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在中央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精神下,雞西人不等不靠,以發展循環經濟為向導,大力發展煤炭資源的循環利用,使雞西市盡快的走上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延長產業鏈條 增加產業的附加值
早在『八五『時期,雞西人就意識到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但煤炭工業又是雞西經濟的主要支柱,於是雞西人開始考慮煤炭資源的深加工問題。在雞西市恆山區,記者參觀了當地最大的洗煤產業基地佳源集團。該集團投資一個億用於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生產通過洗煤過程做到產業鏈條的延長。
在洗煤過程中產生的煤泥,雞西人從以往的浪費掉變成現在利用煤泥進行型煤的生產,型煤的產出成為供應當地民用供熱的主要能源。在開采煤炭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煤矸石則通過粉碎加工,形成新的牆體材料。通過洗煤過程形成的精煤再通過焦化的過程成為煉鋼的主要能源。在這一焦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煤氣又可以應用到民用方面。
雞西的煤炭深加工已經做到煤炭資源的全面利用,使任何的生產產生的廢品都變廢為寶,從而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真正做到資源的循環利用。
煤矸石利用的一些瓶頸
據當地人介紹,雞西的煤矸石保守估計佔用了大約1億畝的耕地,在雞西隨處可見高聳的煤矸石山,這些矸石山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產生自燃,對環境的污染十分嚴重。
![]() |
隨處可見的矸石山 |
雞西人為了保護環境同時也減少煤矸石對土地的大量佔用,他們通過煤矸石制成新型的牆體材料,但記者在雞西市城子河區的永豐矸石磚廠看到,煤矸石的利用還存在一些瓶頸。
雞西市城子河區的永豐矸石磚廠從今年年初開始就已經停產,造成停產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資金的不足。
據永豐矸石磚廠的負責人介紹,矸石磚的銷量非常好,按現在的生產規模,30年內可以吃掉雞西市的所有矸石山,但現在的矸石轉化利用產業還存在一定的困難,缺少資金是阻礙煤矸石轉化的主要障礙。
據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的企業從2000年開始運作至今為止已經投入了800多萬資金,煤矸石轉化的項目已經上報國務院立項,但資金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當地政府以及個人投資者已經沒有能力再進一步擴大生產,他們迫切的希望省內外的投資者能夠看到煤矸石轉化利用的優勢,能夠注入資金共同開發這一低成本高產出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