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6日電(記者高長利)自1992年開始,黑龍江農墾總局八五四農場采用高臺整地造林技術實施島狀宜林地水源涵養造林工程,合理、高效利用資源,保護濕地。截至目前,該農場已經造林10.8萬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八五四農場位於烏蘇裡江西岸,區域內有大面積的島狀宜林地資源未被利用。如何在不破環環境的前提下,利用好這種巨大的資源,一直是困擾農場領導班子的一個難題。八五四農墾人十年磨一劍,采用拖拉機懸掛鏵犁,實施單壟或者雙壟雙高臺整地措施,同時結合水利施工,進行挖溝排水建防火隔離帶,第二年春選用優質壯苗,在翻好的壟臺上進行造林。十幾年來,共完成工程造林10.8萬畝,營造了以落葉松、紅皮雲杉、紅松、水曲柳等珍貴樹種為主的混交林和純林。造林成活率達96%,保存率超過90%,農場的森林覆蓋率由11.8%提昇到26.5%。
十幾年來,八五四農場在工程造林項目上已經累投入2000萬元資金。在投入巨資的同時,島狀宜林地工程造林也產生了巨大的收益,為農場職工儲備了一座『綠色銀行』。經過初步測算,全農場10餘萬畝工程造林,30年後可為農場增收6億元,去除投入和管理成本,平均年增收可以達到2000萬元,相當於全場人均年增收1718元。
高臺壟整地造林是改造利用島狀宜林地的有效途徑。如今,這項技術正要大面積推廣。與平地造林相比,提高了森林蓄積量,縮短了采伐周期,擴大了森林資源,促進了局部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該技術經過林學專家現場考察論證,認為是合理、高效利用島狀宜林地資源,保護濕地,增加單位物種載量,建造『綠色銀行』,為開發島狀宜林地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