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爾濱四萬無牌摩托港田成安全隱患
2005-08-30 09:05:0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楊志勇 孫玉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30日電 今年以來,哈爾濱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經濟損失四項指標全面下降,尤其是死亡人數同比減少了85人。但同時與摩托車、港田車有關的交通事故所佔比例有所上昇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昨天,市交警部門公布了哈爾濱市關於摩托車、港田車無牌無證及非法營運情況的調查報告。

  【現狀】

  4萬無牌摩托、港田路上行

  近日,市交警部門對摩托車、港田車非法營運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摩托車、港田車多數沒有牌照。截至今年6月30日,哈爾濱市有號牌摩托車16375臺、港田車966臺,無牌照摩托車、港田車約4萬餘臺。

  據介紹,由於摩托車、港田車駕駛人多數無駕駛證,未經正規駕駛技能培訓,遵章守法意識淡薄,超速行駛、逆向行駛、闖紅燈、無牌無證等交通違法行為屢見不鮮,且在非法營運過程中肇事率較高。據統計,今年1至8月,全市共發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632起,涉及摩托車、港田車的有73起,佔11.55%。這些車發生交通事故後,有些駕駛人無力或不願賠償事故損失,往往駕車或棄車而逃,危害性極強。僅去年8月至今年8月,就有54個在交通事故中喪生的受害者死因與非法營運的『摩的』和港田車有關。

  【治理】

  涉嫌此類車輛的案件不易破獲

  據了解,哈爾濱市警方開展打擊盜搶機動車違法犯罪活動中,摩托車、港田車佔較大比例。今年6月以來,哈爾濱市相繼發生7起搶劫營運摩托車案件,其中4名摩托車司機被害、兩名重傷。另外,還發生了多起犯罪分子騎摩托車搶劫行人的案件,其中南崗發案65起、香坊發案11起、動力發案8起。因這些摩托車、港田車多數都是無牌無證,給警方破案帶來相當大的難度,以上搶劫案件中,僅破獲3起。

  據調查,目前,哈爾濱市從事非法營運有號牌的摩托車、港田車約5200餘臺,無牌無證從事非法營運的不計其數,全市非法營運聚集點約117處。由於非法營運的摩托車、港田車投入少,收回成本快,每天可賺數十甚至二三百元,從業人員有愈來愈多之勢,不僅增加了道路交通隱患,還嚴重破壞了客運市場秩序。且此類車多為車容不整、亂停亂放,損害了城市的人文景觀。

  據了解,執法人員對非法營運的摩托車、港田車進行取締時,許多被取締者不服管理,駕車逃逸或百般抵賴,甚至暴力抗法,打罵、打傷交警。今年以來,已有近10名交警在依法取締中被不同程度打傷。

  【聲音】

  對此類車輛的治理要徹底

  調查中,不同社會階層群體從不同角度對摩托車、港田車的治理發出聲音: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次提出議案、提案,強烈反映摩托車、港田車擾亂交通秩序危害交通安全,損害城市形象,逃避國家稅收等,堅決要求徹底根治。

  ———出租車從業人員認為摩托車、港田車嚴重侵犯了他們的利益,一致要求堅決整治此類車輛非法營運現象。

  ———經濟收入較高、工作環境較好的人員表示一般不願乘坐摩托車、港田車,認為不安全、車輛太髒,這部分人支持整治行動。

  ———一般駕駛人、有車族認為摩托車、港田車太討厭,橫衝真撞,不守規矩,爭道搶行,嚴重影響交通安全,應大力整治。

  ———中低收入、乘坐摩托車、港田車人員一般不經常乘坐出租車,又嫌乘公交車不方便,有些人經常乘坐摩托車、港田車,對非法從業人員懷有一定同情心,認為他們是為了生活,不得以而為之。

  【建議】

  全市開展普查進行登記造冊

  據調查,摩托車、港田車一般多在小街道、短距離從事非法營運活動,客源多為中低收入群體;其營運路線多為公交車不能直達的線路;運送乘客的起終點一般是公交車不發達地段、無公交線路的住宅小區;乘坐者多為送小學生上、下學,飯店、食雜店上貨、上下班趕通勤車等人群。

  因此,交警部門提倡應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公交網絡建設,並發揮出租車的公交作用,方便群眾出行。同時,有關部門應加強對摩托車、港田車銷售市場的管理力度,港田車只能售給殘疾人,對購車人要注冊登記,每人只准購買1臺,並限制摩托車、港田車買賣交易;從事摩托車、港田車營運的駕駛員需提供擔保人,以保證發生事故後的賠償能力。

  據了解,哈爾濱市交通、公安等單位將深入居民委,對全市摩托車、港田車進行普查登記,對無牌照的摩托車、港田車告知車主不得上路行駛;已達報廢年限的堅決予以報廢、銷毀;對有牌照的合法車輛要嚴格年檢制度;有關部門對申請摩托車、港田車駕駛證的有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真正具備良好的駕駛技能及相關法律知識。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