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濕地是聚寶盆到紮龍淘金人不斷 隨意開發痛得紮龍直發顫
2005-08-31 13:22:5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李曉滿 崔立東 丁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為濕地裡的非法建築物。

為濕地裡的打漁人。

為割裂紮龍濕地的國道旁的宣傳板,平添了一絲諷刺意味。


  東北8月31日電  黑龍江省林業廳一位官員曾經對記者直言:給紮龍以重創的,不是濕地裡打魚摸蝦的居民,而是那些以各種名義進駐紮龍並美其名曰『開發』的各種建設工程。

  齊齊哈爾市政府辦公廳的一位負責同志面對記者采訪,他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出於對紮龍的感情』,他還是將一份調查報告交給了記者。

  該辦公廳信息處曾在2004年對紮龍濕地現狀進行過一次調查,調查顯示,大慶和齊齊哈爾兩市在紮龍濕地共修建各類大小工程21項,合計達289760畝,佔保護區總面積的5%%。據統計,僅在紮龍保護區核心區內人為開發建設的項目就有11項,這些工程是:中引八支乾工程,約60公裡;唐土崗子、林齊島至301國道公路16公裡;唐土崗子石家店公路6公裡;亞布海旅游開發區4500畝;乾隆湖農業開發區3.57萬畝;同運公司農場4500畝;柏松農場3000畝;額土崗子、長崗子農業開發區1萬畝;南汗潭圍湖3000畝;東汗潭圍湖6000畝;乾隆湖圍湖1萬畝。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在紮龍濕地開發建設的各類工程項目,均無環評報告。按有關規定,在濕地開發建設各類工程項目,沒有環評報告是不允許開工的。

  這些以開發為名的各項建設工程,像一把把刀斧,將好端端的紮龍濕地開膛破肚。

  不僅如此,商販們也在打紮龍的主意,不過,相對於上述開發者,他們的破壞力度似乎顯得有些渺小。

  國道穿越濕地竟無『環評』

  從空中俯矙,301國道像一把長長的利劍將紮龍濕地一分為二,它橫穿濕地,嚴重阻礙了濕地兩側水的流通性。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輛產生的噪聲、尾氣,極大地影響了丹頂鶴的棲息。

  301國道,又稱『綏滿公路』,南起綏芬河,北至滿洲裡,有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投資數十億元的重點建設工程竟然也沒有環評報告。大吃一驚之後,記者有針對性地進行了采訪,可是,所到之處,這個被采訪對象稱之為『敏感問題』的問題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

  據了解,301國道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2002年又進行了加寬。隨著擴建工程的完工,一些小餐館、加油站、停車站等相繼出現,又帶來了更多的噪聲、廢水、固體廢物等污染。

  8月29日,記者用所駕車輛的裡程表對301國道橫穿紮龍濕地路段進行了測量,如果以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勝利村』段到『齊齊哈爾畜牧場』段為測量的目標,301國道穿越紮龍濕地的裡程為29.4公裡;如果不以此標准測量,按照有關人員指點的起點和終點計算,測量結果為42公裡(注:本文數據不代表權威機關發布)。按照上述裡程長度乘以30米路寬,301國道侵佔紮龍濕地的面積是驚人的。

  有關官員似乎很無奈,301國道紮龍路段投資巨大,眼前看不可能廢除,只能通過公路管理部門加強管理,嚴格控制公路兩側的建築物數量,把影響降到最低點。

  可據業內人士介紹,301國道如果在經過紮龍濕地段時改道繞開濕地不是不可能的。據了解,如果改道,不過多繞出三四十公裡,可是,對於開發建設者來說,繞道即是『繞錢』,他們將為此付出巨額建設成本。

  據介紹,現在301國道已經開展補作環評工作,並封閉了進入核心區的14公裡路段,有關部門表示將投入1.5億元人民幣用於改造環境影響。

  開發使鳥類數量下降90%%

  記者在紮龍濕地采訪時的所見所聞給人的第一感覺是『觸目驚心』。一些在紮龍保護區緩衝區內興建的臨時房捨、圍魚塘、度假村並不鮮見。據保護區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在紮龍濕地興建的各類工程給紮龍濕地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在紮龍濕地開發建設的各類工程,使濕地生態環境完整性遭到破壞。』這位負責人介紹說,在紮龍濕地開發建設的各類工程都屬於從濕地穿過破壞地基底的貫通性工程,把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切割成若乾塊孤立隔絕的『島嶼』,致使濕地應有的作用不能有效地發揮。另外,這些工程也使紮龍濕地水文情勢被迫改變,並遭到破壞。在紮龍濕地修建的引、排水乾渠、公路、農業開發小區,不同程度地起到阻水、隔水、束水的作用,造成了乾旱年紮龍濕地無水,澇年四方八面向紮龍濕地排水的局面,嚴重影響了濕地水流的自然交換,使濕地土質也遭到了破壞。

  再有,這些工程破壞了濕地的植被。紮龍濕地草原沼澤被大量開墾,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加劇,造成土地鹽漬化,也加速了濕地淤積和水體鹽鹼化上昇。

  更令人擔心的是,被譽為『鳥的天堂』的紮龍濕地也正面臨被鳥兒們拋棄的下場。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博士、鳥類專家郭玉民告訴記者,據調查統計,因在濕地大量開發建設各類工程,使棲息在此的鳥類數量明顯減少,目前千巢以上的大型混巢區已經沒有,棲息繁殖的鳥類從以前的10萬只下降到不足1萬只,下降了90%%。濕地內丹頂鶴的繁殖區域也正在逐漸縮小。

  『紮龍(鳥)完啦!』郭玉民痛心地說。

  濕地違法建築何時能拆除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可是,在紮龍濕地的保護與利用上,誰拿它當腎對待了?』談起這個話題,林甸縣林業局局長潘德會深有感觸。他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省裡在林甸縣林業局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站,主要目的是保護丹頂鶴,維護鶴類棲息、生存的環境。可是,不久這支7人組成的保護濕地的隊伍就放假了,原因是沒有經費。這7名工作人員每人每年的工資僅有1850元,每個月還不到180元。保護站放假7年後,於2003年恢復,然而經費問題依然是捉襟見肘。

  有關專家建議,『停止一切新的開發建設,拆除在紮龍濕地非法修築的一切工程是當務之急。』

  2004年秋,記者曾經到紮龍采訪,當時東北林業大學教授、省政府兩位參事曾給省領導寫信反映了紮龍濕地存在的違法建築等問題,受到了省領導的高度重視,批示有關部門拿出清理意見、措施、步驟。可是,直到現在,紮龍濕地違法建築仍沒有徹底拆除。

  據有關人員透露,齊齊哈爾市政府辦公廳也曾建議當地政府決策層,應采取必要措施,使濕地內的農業開發區退耕還草、還蘆葦,恢復濕地原始狀態。

  然而,這些被有關專家比喻為『雷聲大,雨點小』的『建議』、『報告』等呼吁形式均沒有取得實際效果,紮龍濕地依然忍受著開膛破肚的痛苦折磨。

  沼澤濕地分類

  我國現有沼澤濕地1370.03萬公頃,共分為8型:

  1、蘚類沼澤:以蘚類植物為主,蓋度100%的泥炭沼澤。

  2、草本沼澤:植被蓋度?30%、以草本植物為主的沼澤。

  3、沼澤化草甸:包括分布在平原地區的沼澤化草甸以及高山和高原地區具有高寒性質的沼澤化草甸、凍原池塘、融雪形成的臨時水域。

  4、灌叢沼澤:以灌木為主的沼澤,植被蓋度?30%。

  5、森林沼澤:有明顯主乾、高於6米、郁閉度?0.2的木本植物群落沼澤。

  6、內陸鹽沼:分布於我國北方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鹽沼。由一年生和多年生鹽生植物群落組成,水含鹽量達0.6%以上,植被蓋度?30%。

  7、地熱濕地:由溫泉水補給的沼澤濕地。

   8、淡水泉或綠洲濕地。

  我國沼澤以東北三江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地、四川若爾蓋和青藏高原為多。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