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電 題:戰勝軍:農民的好醫生
戰勝軍的『摳門兒』同他的高明醫術一樣,在附近的十裡八村遠近聞名。可就是這個『摳門兒』院長,硬是『攢』出了一座現代化醫院。
哈市新發鎮紅十字醫院會計劉艷說:『去年,醫院全年的接待費用只有七百多塊錢,這些錢對於有些單位來說,還不夠一頓飯錢。』『我們院長是出了名的「小摳兒」。』護士孫秀清說,記得那次下鄉義診歸來,十幾個人飢腸轆轆地餓了一整天,心想回到鎮裡院長肯定同意上飯店好好吃一頓。戰勝軍一聲沒吱地把大伙領到一家包子鋪,粥和包子管夠,最後一算賬,纔花了40多元錢。
戰勝軍常年守護在農民兄弟的身邊,用他的赤誠和愛心解除他們的痛苦。但面對醫院的簡陋和醫療設備的落後,他常常為不能讓農民患者們得到更完善的治療而不安。在他的心底,有著一個宏大的願望:一定要攢錢建一座現代化的農民醫院,讓貧苦的農村患者也享受城裡人的醫療待遇。
戰勝軍1987年接任新發醫院院長的時候,除了十幾萬元的債務,賬面上只有100元錢。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戰勝軍和全體員工勒緊了腰帶,一點一滴地苦苦積攢著。
然而,『摳』得出名的戰勝軍,有時候又特別大方。比如購買幾十萬元的設備,他捨得花,他說患者需要,也是醫院的固定資產。比如培養人纔,十幾年來每年都送2至3名技術骨乾出去進修,上萬元的學費他從不吝惜,沒有人纔醫院能發展嗎?這些年來,新發醫院已經先後選送19名醫護人員出去學習深造,並先後吸收了哈醫大、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醫學院等院校的10多名畢業生。
當院長18年,戰勝軍和全院的醫護人員艱苦奮斗,不但還清了十幾萬元的外債,賬面上已經從100元攢到了150多萬元,醫院也從十幾間平房變成了二層小樓,固定資產達到了190多萬元;全院53名在職醫護人員,有48名具有大中專文憑和技術職稱;陸續購進了一些先進醫療設備,使醫院一躍成為一級甲等醫院。
戰勝軍並沒有為這些而滿足,他要帶領著大家繼續奮斗,去實現他們規劃好了的現代化醫院的藍圖。他說:『到新醫院落成那一天,我纔會感到這一生是充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