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4日電 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今年哈市一線民警全面普及『劫持人質案件現場的前期處置』培訓,這標志著我市警方開始對『以暴制暴』的傳統觀念和做法說『不』。
據了解,這門專業課程的主講是市人民警察學校公安業務教研室主任梅青,梅青去年參加了北京人民警察學院組織的『反劫制暴戰術談判高級研修班』的培訓,成為全國首批專業談判人員,首批受訓者共37人,梅青是黑龍江省惟一的一人。
對哈市一線民警的相關培訓開始於今年5月,目前受訓者40餘人。梅青老師介紹,一旦發生劫持人質、引爆自殺或是跳樓輕生等突發事件,最先到達現場的是當地的派出所民警和刑警,如果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說錯一句話都可能刺激到當事人的敏感神經,造成惡劣後果。對於一線民警的『劫持人質案件現場前期處置』的培訓,並不是要將所有警員都培養成談判專家,這麼短期的培訓也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主要是讓一線的民警都掌握一些反劫制暴談判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在談判專家到來之前,能夠臨時掌控局面,避免局勢惡化,傷及人質。具體的和平解救人質過程還需要專業談判人員進行。
據了解,除普及型的『劫持人質案件現場前期處置』培訓外,哈市警方已初步設置了培養專業談判員的規劃。警界的專職淡判專家有其規范,一個談判組一般由3人組成,各司其職,緊密配合:談判組長主要進行紐帶協調;主談手則起著主攻手的作用,是成敗的關鍵;副談手負責記錄現場狀況,有緊急情況時可代替主談手。我市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設置3到5人的組成的專職談判專家組,各區刑警隊設一名談判專業人員。梅青老師介紹說,所以發展『反劫制暴戰術談判』,其目的就是以和平解放人質方式取代『以暴制暴』,這是生命至上的最好體現,也是創建和諧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