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廢棄地種紫花苜蓿 海林農場七千噸牧草沒佔一分耕地
2005-09-05 08:38:0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左秋嵐 沈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5日電 7600頭奶牛全部捨施的海林農場,今年不再為青飼料供應難犯愁了二營養豐富、被稱為奶牛青飼料之王的『紫花苜蓿』長滿了溝旁道邊、牛捨周圍,連營區的美化草坪也被有用的草苜蓿取代。

  8月13日,記者在擁有2700頭優質『奧牛』,實行『賓館化』管理的『聖奧養殖中心』看到,紅牆藍瓦的現代牛捨裡成群的『黑白花』在自由走動,紅牆外綠草茵茵,花團錦簇。中心總經理尚玉堂告訴記者,牛場總面積近60畝,原來是一片建設取土的廢棄地。現在除牛捨佔地外約近3萬平方米全建成綠地。去年農場提倡節約用地,我們將純觀賞性的草坪全部改種既能觀賞美化環境,又能做飼草喂牛的『紫花苜蓿』。進入8月以來,苜蓿陸續長高收割,已產草快20噸了,可滿足50頭奶牛的青飼量。吃了鮮苜蓿,奶牛的產奶量普遍增產10~15%,一舉多得。

  農場場長劉連學介紹說,這也是逼出來的。一個不到11萬畝的小農場,周圍被山地包圍,沒有草場。這兩年奶牛發展速度又過快,僅『奧牛』近兩年就引進1600多頭。吃精料用糧不算,每年青貯用地在1萬畝以上。溝旁道邊一直沒人把它當過地,過去,伯雜草叢生影響美觀,每個單位安排1-2個人管理,每年支出十萬八萬的,往地裡一攤,這兩年糧食年年冒高,職工收入增加了,也沒人在乎。現在種上了草苜蓿,可就大不一樣了,光減少青貯用地就5000多畝。農業部門計算,今年全場利用溝旁道邊、村邊、地角、塘邊等3500多畝,過去在人們眼裡很不起眼的廢棄地,播種了經濟價值極高的『紫花苜蓿』草。環境問題不用犯愁了,按每畝產2噸草計算,可產草7000多噸,解決3500頭奶牛優質青飼料。不用任何成本,從廢棄地中還可揀回3500多畝地。

  據了解,這一做法是去年春啟動的。農場出臺了『免費供應種子,5邊(溝旁道邊、村邊、地角、塘邊)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措施,指定專人管理,就近指定小區』的『半畝地一頭牛』工程。農場主管農業、科技副場長和各管理區主任為責任人。日前,省畜牧局、農墾總局,省農科院等有關部門領導前來調研,總結經驗,號召全省推廣。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