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5日電 雞西,豐富的煤資源曾作為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而輝煌多年。但高強度的資源開發和單一的產業結構,也曾使雞西陷入困境,不但風光不再,而且背上了沈重的包袱。
在焦慮中思考,在陣痛中探索。雞西再次審視了面臨的現實,重新認知了自身的優勢,理性地呼應了中央提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決策,並做出了具有戰略突破意義的科學定位。產業結構調整使雞西再造優勢的工業革命蓬勃興起。
給市場最大的牽動力,把產業調優扶強,使城市經濟由『一柱擎天』向『多輪驅動』轉變。
傳統煤炭工業作為雞西的支柱產業,曾以『一柱擎天』之勢為雞西經濟的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十年前,全市財政總收入的80%來自煤炭收入,但煤炭行業粗加工、短鏈條、小規模、低層次的格局和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狀況使雞西煤炭產品無法笑對市場。尤其是1996年以後,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以及環保達標和關並壓產政策實施力度加大,煤炭生產一度跌入低谷,全市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和震蕩。
面對這一現狀,雞西人果斷決策,大膽實踐,開始對全市經濟大刀闊斧進行調整。
調整,並不是另起爐灶,摒棄原有產業,而是要充分認識雞西的市情,把產業調優扶強,以經濟結構的多元化,提高市場佔有率,以市場為導向,將產業定位於建設以煤化工、石墨等為框架的能源基地上。並在體制和機制上進行創新,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接替產業,做強做大支柱產業,使雞西工業優勢再現。
給資源最大的附加值,把鏈條做細拉長,使工業結構由開采、粗加工向深加工、科技利用轉變。
煤炭是雞西天賦的優勢。但如何把煤炭的天賦優勢做成真正的優勢?雞西人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
把優勢做優,加快煤礦的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延伸生產鏈條,推進煤炭產業上檔昇級。建設煤焦化工業園區,吸引洗精煤、煤轉焦、煤轉氣、煤轉油等項目和企業入駐園區,提高加工轉化能力,提高煤炭產出效益。雞東樂賢焦化有限責任公司焦化電項目總投資41930萬元,30萬噸焦爐、10萬噸焦油、3萬噸炭化硅、13.5萬千瓦電站項目達產後可實現銷售收入86107萬元,實現利潤14580萬元,實現稅金11140萬元。隨著一期工程2.4萬千瓦機組的安裝運行,標志著雞西煤炭工業由原煤生產向轉焦、轉電、化工一體化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圍繞煤氣、煤矸石等機焦附產品綜合利用,建成了城市煤氣和集中供熱工程,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又一『亮點』。
把鏈條拉長,圍繞石墨資源的高效利用,規劃建設的高純微粉石墨、石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紙等項目,整合重組石墨企業,建設石墨精深加工園區。爭取三年使石墨精深加工銷售收入所佔比重達到30%。項目投產可實現產值1.5億元,利稅1億元。
把特色做特,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在著力提昇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新型接替產業。在臺灣藏寶聖集團、珍寶島藥業入駐園區的基礎上,擴大北藥加工、有機食品等項目和企業入駐園區,建設醫藥食品工業園區。把產業做大,依托北方制鋼公司,加大技改投入,支持北鋼做大做強市委、市政府建立推進組加速對北鋼擴模昇級綜合配套改造項目實施進程,3年內使其綜合制鋼能力達到200萬噸,成為全國工業企業500強。在推進企業的10餘項重大技改項目中,市裡就其急需解決落實的電力增容、煤炭供給、征地動遷等6個方面11個主要事項進行了認真安排部署。
把技術做高,依托雞西煤機公司,大力發展大功率智能化電牽引采煤機、配套電機等項目,建設煤礦機械產品工業園區。該公司瞄准市場開發大功率采煤機,最新開發成功的4種『MG610/1400———WD』型采煤機,已簽訂6臺合同,並有一臺出口越南,實現采煤機出口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