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5日電 在南方部分省市掀起的液態奶降價風潮終於波及到黑龍江省。近日記者在一些大型超市看到,幾大品牌液態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價優惠,降幅普遍超過10%。
在哈爾濱市南崗區一超市記者看到,包括光明蘆薈酸奶、蒙牛酸奶以及伊利等大品牌液態奶,以及眾多小品牌液態奶均降價或推出各種形式的優惠活動。一品牌的8杯裝酸奶從原來的12.3元下調至9.8元,1昇裝的從原來的6.7元調至5.4元,每箱50元左右的250毫昇24盒純牛奶,從34.5元降至29.9元,平均每盒僅1.25元,這個價格甚至低於一瓶礦泉水的價格。
從去年開始,乳品市場的價格就一降再降,剛剛平靜了一段時間,為何如今又再次掀起大幅度降價潮?據介紹,這次幾大品牌同時進行降價促銷的直接原因是前段時間出現的『回爐奶』、『早產奶』等事件。在這兩起事件平息後,為了挽回影響和損失,某品牌牛奶首先進行了大幅降價,在競爭激烈的液態奶市場,一家大幅降價無疑會產生牽連效應。於是,幾大品牌紛紛陸續跟進,以或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進行降價。
如果說『回爐奶』事件是降價的一個導火索,那麼深層的原因則是乳品市場的惡性競爭。業內人士介紹,與牛奶產品降價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奶業生產成本一直在攀昇。目前道路交通執法嚴格,對超載、超重和超速實施嚴厲制裁,我省在去年開始嚴厲打擊超載以來,各大超市的供貨商普遍反映經營成本上昇,如今又逢油價不斷上漲,飼草上漲,包裝材料價格上漲等等不利因素,這些反映在市場上無疑應是價格上漲。之所以出現這種反常情況,一方面是因為9月是液態奶的銷售旺季,對牛奶廠家來說,這是一個競相完成銷售指標的關鍵時期,大多廠家都寧願捨棄目前的利潤以贏得市場份額。其次,乳品廠家良莠不齊,除了幾大品牌之外,還有眾多小廠家為了求得生存,紛紛以降低產品質量為代價來低價促銷,這些都引發了乳品市場的惡性競爭。業內人士表示,經過幾年的充分競爭,已經有大量技術落後的小廠家被淘汰出市場,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乳品市場將會告別單純依靠價格戰競爭的落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