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6日電題:別拿『分層次教學』做幌子!
在開學之初,哈爾濱市某中學把初三年級成績較差的近30名學生分到了一個新班級。家長和學生都認為『那是個差生班』,而學校卻說那是分層次教學,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分班的目的是直指考試的,學校對於所謂的『差班』都是不抱希望的,是放棄的。這種只為了培養幾個可以為學校爭光的優秀生而進行的應試教育也並不是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分層次教學』。
分層次教學是起源於西方國家的一種比較科學的教育方法,學校在學科教學中,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在進度上、難度上和方式方法上都會有所不同,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層次來學習。
與分班不同,分層次教學中的教師眼中沒有差生,在師資配置上也不會有所歧視,甚至會為學習程度較弱的班級配備更好的老師;分層次教學一般沒有固定的班級,是按學科來分層次教學的。由此看來,分班和分層次教學相去甚遠,其實質就是為了抓昇學率。在此前提下,家長們怎能指望學校為他們眼中的『差班』『配備業務能力強的教師』?又怎能相信學校『分班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
『考試制度不改,追求昇學率就不可避免。』這句話講出了當前教育的困境,但這句話卻不能成為學校將學生當工具的借口。筆者覺得,如果學校只是把學生當成工具,那麼教育將永遠不可能讓群眾滿意。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