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8日電 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環保局科技處了解到,黑龍江省能源替代產業已經遍地開花,已相繼出現將稻糠深加工成保健品,稻殼制作稻殼棒代替燃煤,用牛糞制作有機肥料,用工業廢酸鹼制作染料,煤矸石燒制空心磚等幾十個代替性和廢物利用的節能項目。『廢物』變能源項目,不但為國家節約大量能源,也為企業、地方政府節約了大量資金。
稻殼作為燃料不易燃燒,作為肥料不易降解,一刮風四處飛,黑龍江省稻谷主產區的農民形象地稱稻殼是『黃色垃圾』。如今在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黃色垃圾』成了寶貝,省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電廠利用『煤炭直接摻燒稻殼技術』發電,使『黃色垃圾』成了發電原料,每年可為該地節煤38000噸,年增加利潤400餘萬元。
建三江分局電廠不是能源替代的個例。
牛糞由於中粗纖維含量較多,在土壤中不易降解,農民很少將牛糞作為生物肥,很多的養牛戶將牛糞直接堆放在院子外或者空地上,」污染了環境。可是現在,我省很多地區都將牛糞收集處理制成了對土壤具有保護作用的有機肥,並遠銷國外,相比化肥不但肥力大,還要便宜一半左右。
除了稻殼、牛糞外,工業的廢酸鹼、煤矸石都可以成為能源的替代品,廢酸鹼能制作成工業染料,煤矸石生產空心磚減少土地資源浪費。雙鴨山從1991年起,利用煤矸石制造空心磚,不但處理掉以前一直污染環境的兩個大煤矸石堆,騰出28畝土地,還累計節省燃煤3.41萬噸,節省土地907畝。
省環保局科技處副處長於頌明表示,許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把以往污染環境的『廢料』當成能源是最直接並且利益最大化的辦法。我省能源替代勢頭非常好,但還處於起步階段,需要各部門與廣大群眾的支持與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