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1日電 從9月1日起,哈爾濱市117路無軌電車因市政工程改造,被迫第二次縮短行程。一個半月前,117路電車曾因此縮短行程5.5公裡,而另外一條無軌電車111路被迫停運,預計10月份能恢復運行。目前,哈市正常運行的無軌電車只剩下117路。從11條線路到兩條線路,哈市的無軌電車日漸式微。如今,全國不少城市都在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而且油價飛漲,油能源又不可再生,同時全國一些城市也開始逐步恢復和上馬無軌電車。
電車線路 縮短再縮短
8月30日,在哈市交通局召開了一次由公安、交通等相關部門參加的會議,主題是:因市政工程改造,涉及部分公交線路行程調整。117路無軌電車因為在調整之列,從9月1日起,將第二次縮短行程。117路電車車隊隊長溫道剛參加了此次會議。
溫道剛向記者講述這次會議精神的時候,引用了當時會議上的一句話表達自己的無奈:電車線路縮短再縮短。
溫道剛任117路電車車隊隊長兩年多,旗下還有一條111路無軌電車。
溫道剛自嘲惟有他纔是名副其實的電車車隊隊長,因為目前在哈市公共電車總公司所屬的電車車隊中,除了他的電車車隊兩條線路有真正的電車(大辮車)外,其他所有電車車隊的車輛全部實行了『電改汽』。用他的話說,僅有的兩條『大辮車』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不知道算是城市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呢,還是被遺忘的角落。
『這已經是今年第二次縮短行程了,汽車無所謂,可以繞道,可無軌電車受線網的控制,它能繞道嗎?沒辦法,就得縮距離。縮距離意味著什麼?——客源的丟失。』當日11時多,剛剛開會回到辦公室的溫道剛一臉的無奈。
溫隊長的無奈不只是針對這一次,此前的7月14日,也是因為市政工程改造,117路無軌電車把終點站由最初的香坊區公濱路縮到了現在的動力區汽輪機廠。
『全程一共纔14.1公裡,那次整整縮短了5.5公裡,而如今又要縮兩站地。111路就是因為7月14日的市政工程改造,而被迫停運了,預計10月份能恢復運行。嚴格地說,哈市目前正常運營的無軌電車只剩下一條了。』溫道剛說:『而這兩次縮短行程,給車隊經濟效益帶來很大損失的同時,最大的影響就是給乘客的出行帶來不便,尤其是三大動力的職工。』
據溫道剛介紹,117路無軌電車和111路無軌電車的票價可以說是全國最便宜的,全程只有5角錢。在沒縮短行程之前,這兩條線路的客源一直很好,三大動力的很多職工都乘坐這兩條線路的車。
當日,記者在117路終點站汽輪機廠采訪時,該廠很多職工對於117路今年再次縮短行程帶來的出行不便表示不滿。『這趟車不僅便宜,而且速度也挺快,更重要的是它方便,照顧了一些住在比較偏遠地方的職工。』一位住在哈市道裡區城鄉路的職工說。
縮短行程背後的『孤軍奮戰』
事實上,因市政工程改造公交線路調整乃至縮短行程,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對於117路和111路無軌電車的職工們來說,縮短、縮短再縮短的背後意味著的是電車發展的無限『萎縮』。
『即使線路不因為市政工程縮短行程,正常運行也難上加難。』在采訪中,管理117路和111路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以111路電車為例,它屬環線車,而且是雙電源的,就是因故障停電或其他原因,用電瓶帶動車輛也可脫線行駛一定的裡程,在全國這種雙電源車是哈市最先研制出來的,研制成功後,很多兄弟城市都來取經。111路的行程是汽輪機廠——安樂街——亞麻廠——省政府——中山路——進鄉街——汽輪機。前年不知什麼原因,在中山路掐斷了2.4公裡的線路,這段路程只好用電瓶帶動脫線行駛。誰知在去年又把亞麻廠到省政府這一段又掐斷了1.1公裡。電瓶的電量也是有限的,超過一定的負荷就不能工作,這就造成了給電瓶充電的時間比運行時間還長,沒辦法,現有的車輛只好輪班倒,那時候,整個111線路纔只有6輛車在道上運行。『目前,117路共有31輛電車,111路有10輛,就這僅有兩條線路的車輛,以後還不知道能不能保證正常運行。』這位負責人懮慮地說。
據了解,從2000年起到現在,哈市建路橋、搞綠化、修廣場,無軌電車的『大辮子』幾乎都被『剪掉』了,南通大街上的無軌電車下馬了,新陽路和尚志大街的電車也相繼『下崗』。如今僅剩下這兩條線路。
據哈市公共電車總公司黨委工作部的孫守志介紹,哈爾濱電車公司於1921年成立,到建國初期已是哈爾濱市四大企業之一了,民族英雄趙一曼領導的電車工人大罷工曾賦予了電車傳奇色彩。到後來成立公共電車總公司,幾經發展,鼎盛時期曾經達到10多條線路,隨著電車的陸續被砍掉,許多與之配套的諸如電車保養廠早已被賣掉,供電所也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
8月31日,哈市公共電車總公司供電所所長齊志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全市電車線路達到10多條時,哈市共有8個變電所,分布在道裡、南崗、動力、道外四個區及九三五廠。原來鼎盛時期有300多名職工,現在有150多人。盡管現在哈市只有兩條電車線路,但是供電所的人員也得像以前那樣進行正常維護。『不過,我們眼看著電車從鼎盛時期一直到現在僅剩兩條,心裡也確實難受,而且從資源上來說也是非常浪費,我們還是希望電車能發展起來。』
溫道剛對記者說,電車保養廠賣了,電車壞了只得請人維修,而且零件都得到外地去買,非常貴,由此增加了很大成本。
環保節能讓人懷念『大辮車』
如今,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環境的改善,據了解,哈市大氣環境是煤煙加汽車尾氣混合型污染,空氣質量冬天一般是三級,非取暖期為二級。而如今由於汽油的幾次漲價,『大辮車』的優點再次引起市民的關注。
哈市公共電車總公司黨委工作部的孫守志向記者介紹,電車素有『綠色公交』的美稱,它以電為能源,尾氣排放量為零,而汽油車和柴油車在行駛過程中會不斷排放出有害氣體,是破壞城市空氣質量、造成城市污染的主要禍首之一。另外,電車具有噪音小、操作簡單、能迅速進出站臺、爬坡能力強、不用車庫、適合北方的寒冷天氣等優點,而每公裡的運行成本只是汽車的三分之一。電車每百公裡能耗48元,汽車每百公裡為124元。
就哈市為什麼要砍掉那麼多的無軌電車而換成汽車的問題,8月30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哈市建委一位相關部門負責人,他向記者介紹,拆除電車線路,一是為實施形象工程,電車的電線和電杆密集雜亂,視覺污染嚴重。二是由於電車電線老化,經常發生事故,造成塞車,給市民出行添了許多麻煩,所以必須淘汰。哈市電車沒有尾氣污染,但環保汽車也能做到。所說的環保車就是雙燃料汽車。
117路電車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說,我國1991年將電動車列為『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並進入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北京、大連、廣州、上海、杭州等城市開始大力發展電力交通。尤其是北京,因為城市污染嚴重,到2008年,城市交通發展規劃要將電動車形成一定的規模。目前,蘭州、洛陽、太原、西安、青島、南昌等城市已經上馬和恢復無軌電車項目,因哈市的電車在全國同行業中久負盛名,有不少城市的同行來哈市參觀學習。『其他城市沒有電車的想填補空白,可是哈市有了電車卻不珍惜,實在令人遺憾。』
『大辮車』要自消自滅?
從原有的10多條線路、幾百輛電車,到如今只剩兩條線路41輛車,哈市的電車發展之路可謂越走越窄,正如117路那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所說的那樣,原來電車的行程線路幾乎都在哈市的一類街道、繁華地帶,甚至是市中心,可是現在已經被擠到市區周邊,至於下一步還將怎樣,他們確實無法預料。
8月31日,哈市公共交通管理處一位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綠色公交』的代表性車輛,哈市的無軌電車被砍掉的原因,市政工程佔了很大一部分,但是企業本身經營也導致電車的逐步萎縮。電車發展到今天,在技術上並沒有大的飛躍,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間,由於城市發展相對緩慢,因此電車本身的問題沒有暴露出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政府投入減少、車輛更新緩慢,導致車輛破舊、頻出故障。而企業也沒有資金重新更換車輛。『大辮車』已經趕不上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的步伐,因此日益萎縮甚至面臨淘汰的危險。
雖然從環保節能的角度說,作為哈市曾經的輝煌和一道城市的亮麗風景線,應該留住電車這個記載歷史的東西,但是電車一次性投入過大,而且電車網線盲目被『割殺』,政府相關部門對於電車的去留沒有明確態度,沒有人有膽量願意將資金投入到這個項目中。
他同時又對記者說,國家對於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是大容量、快捷,而輕軌具備了這項特點,『顯然,「大辮車」並不是哈市公交發展的主要目標。』
就哈市電車發展的方向和趨勢,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就他個人認為,目前,電車已經沒有什麼目標和遠景可言,一旦企業感覺到電車實在無法運營下去了,就只能自消自滅。
省政協委員劉世英認為,『大辮車』作為見證哈市交通輝煌的一個裡程碑,如果在我們的手中被完全割掉,將是非常遺憾的事情。『以汽代電』的做法不僅造成了現有車輛和供電設備的巨大浪費,更不利於城市的環境保護,不利於國家能源政策的貫徹,某種程度,這也是『綠色公交』的尷尬。他建議,哈市政府對於『大辮車』的問題應該重新審視一下。同時,目前全國都在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油能源不可再生,而電車使用的電力能源,可通過風力和水力產生,屬可再生能源,因此,從節能的角度說,『大辮車』也應該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