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9月14日電 題:出『黑煤』而不染 謝絕『冒煙』產業 雞冠區笑迎朝陽經濟。
綠樹成蔭,天藍地淨。地盤不大,卻商賈雲集店鋪林立,興旺發達的都市氣息撲面而來。到過雞西市雞冠區的人,大都會對這裡印象深刻。
身居煤城,卻能『出淤泥而不染』,既保有『健康的肌體』,又迸發『青春的活力』。近年來,雞冠區拒載『冒煙產業』,朝陽經濟列車越開越有奔頭。
觀點
區委書記王廣躍:經濟增長要算經濟賬,切忌一味地拼數字,要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追求大和快。如果決策者不把這一點放在心上,那麼即使短期內經濟發展了,長遠看老百姓卻受害了。
區長馮立宏: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如果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可能根本沒有人來投資,而良好的生態環境卻可以吸引投資,一個大項目落地又可能拉動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
拒絕污染企業,不為眼前利益『丟失西瓜』
雞冠區是雞西市的中心區,面積153平方公裡,人口40萬。擁有大中型企業百餘家,經濟驅動因素活躍,堪稱我省東南部地區經濟大舞臺。
需要穿上什麼樣的『鞋子』,纔能讓自己跑得更快呢?雞西市煤炭、石墨等礦產資源豐富,近些年來利潤大、納稅多的資源開發型項目遍地開花,擁有諸多優勢的雞冠區,更成為一些客商投資的首選地。『肥肉』伸手就能拿到,雞冠區委、區政府站穩腳跟:不能為了眼前利益而『丟了西瓜』。
有關負責人和記者嘮了幾件實事。兩戶外來企業主動上門,投資上焦炭項目,年上繳稅收超過幾千萬元。考慮到該項目污染環境貽害無窮,他們忍痛婉拒。一位客商拿8000萬元要在雞冠民營科技示范園區上項目,附帶條件是在這裡建一所醫院。雞冠區不破這個例,寧肯投資計劃泡湯。高門檻讓園區成了投資窪地。珍寶島藥業投資1.8億元,在園區建設中藥提取、粉針等項目。美國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公司在考察了廣州等十多個城市後,『蜜兒餐』項目最後落戶園區。鐵新洗煤廠、華豐洗煤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也主動『削掉尾巴』,采用循環技術回收煤泥和生產用水,實現污染零排放。
今年,區委、區政府明確提出選上一批生態型、環保型、循環型項目。為此確立了『125』工程,包括建設醫藥食品工業園區,抓好省級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建設商品集散中心和綠色食品出口基地,以及金針菇、生態沼氣等大項目。綠然油脂有限公司變廢為寶,利用米糠生產米糠油及其副產品,項目總投資1.8億元,達產達效後年可實現產值4億元,利稅5000萬元。
建沼氣池,發展循環型生態農業
發展農業生產,雞冠區破舊革新,眼睛盯住了高新技術。
位於近郊的西郊鄉提出做好『循環型生態農業,循環型工業經濟,循環型城郊經濟』三篇文章。由於人多地少,農民增收主要靠發展養殖業和提高單產效益。針對農戶大量飼養禽畜的現實,區裡提出發展農村新能源,形成豬-沼-菜循環經濟模式。該鄉爭取到國家投資,規劃了團結、新發等沼氣示范帶,現已建成沼氣池近200個,其餘600個今年11月末全部完工。每個沼氣池只需投入500元錢,用人畜糞便生成的沼氣做飯照明,每年每戶能節支400元到500元。而沼液浸種避免了病蟲害,沼渣做肥料又改善了蔬菜的適口性。今年5月,全省沼氣技術大比武現場會在這裡召開。
西郊鄉是雞西市有名的蔬菜出口基地,正在投資5600萬元,建設佔地6萬平方米、年經銷蔬菜1.5億公斤的對俄出口蔬菜大市場。受益於沼氣技術的普及,西郊鄉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生產的有機蔬菜的品質大大提高,正在向申辦A級邁進。
雞冠區把農民增收作為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把結構調整的方向定位於綠色食品生產、建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上,2004年蔬菜總產量5300萬公斤,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面積16000畝。粗放的農業生產正在向生態高效型、循環型轉型。
好環境引來投資帶來高效
雞冠區商貿、旅游、物流優勢明顯,發展朝陽產業後勁十足。區委、區政府在做大做強『不冒煙』產業上下足了功夫。
發展朝陽產業,環境保護第一。在對煤炭企業采取措施加強『三廢』治理,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雞冠區實施了大規模的河水治理,根治污染源。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品位。雞西是全國衛生城。雞冠區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0%,人均綠地6.5平方米,被評為省級園林城市。近幾年來,相繼修建了鳳凰、騰飛、文化等休閑廣場,建設了園林、紅軍兩處步行街,城區主要街道亮化率達100%。
從前雞西市內環城游屬『燈下黑』。現在,優美的環境加上休閑廣場、觀光農業的魅力加盟,今年以來80多名俄羅斯游客首次到雞冠區旅游。而每年20多萬人湧入雞冠區,帶動了購物、餐飲、交通等行業的迅猛發展。雞冠區現有出租車2300多臺,人均擁有量位居全省前茅。今年1至6月,全區新增個體工商戶946戶,新增私營企業16戶,個體工商稅收實現7144萬元,佔全區財政工商稅收的81.5%。日前,投資1.4億元、按照五星級標准興建的涉外旅游飯店龍城花園飯店正式營業,檔次之高、設備之先進為我省東部地區之最。2004年8月,大連商業集團投巨資在雞冠區開設旗店,這是該集團在黑龍江省二級城市中的首家旗店。今年1至6月份,雞冠區引資1.08億元,19個大項目建設進展良好。今年的哈洽會上,一位韓國客商提出在雞冠區建韓國村的構想。這些,令人信服地印證了生態環境就是生產力,印證了雞冠區朝陽產業的魅力和發展潛力。
2004年,雞冠區社會總產值同比增長10%,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截至7月末,社會總產值完成16.7億元,同比增長15%;區級財政收入完成9305萬元,同比增長20.13%,比同期超收154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