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0日電 據悉,即將代表黑龍江省參加首屆『中國東北文化產業博覽會』的文化企業,多為政府掏錢扶助。權威人士分析,黑龍江省文化企業『完全』斷奶,步入良性的市場化尚需時日。
據省文化廳產業處的有關人士介紹,經過5年的發展,現在黑龍江省文化產業機構數為1.2萬個,從業人員3.3萬人,年總收入7.9億元人民幣,在全國來說,處於下游位置。
黑龍江省冰雪已經形成良性的文化產業,冰雪大世界被定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每年舉辦的『亞布力國際論壇』已享譽國內外,隨冰雪所帶來的文化產業都趨向成熟。而在『純』文化領域中,真正叫響的文化產業項目不多,含有主要文化因素的文藝演出、電影發行放映、音像制作等,還難形成氣候,處於雛形階段。我省也只有省雜技團、省藝術中心等形成良好的市場運作方式,成為文化企業中寥寥無幾的『佼佼者』。
出現這些情況,主要原因還是配套政策上不去,『等、靠』意識強,文化企業目光短淺。雖然黑龍江省一直在呼吁發展文化產業,並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政策相扶持。
據負責『首屆中國東北文化產業博覽會』招商展覽組的省文化廳戴處長介紹,即將在9月下旬舉辦的此次博覽會,是一個很好地展示黑龍江省文化企業的機會,原本實行市場化運作方式,旨在鍛煉企業的自我生存能力。但我省企業思維只盯在費用上,不少企業表示,政府掏了『腰包』纔會參展,市場化運作的初衷沒能按預期實現。
黑龍江省文化部門針對這種癥狀,也在積極想各種措施,讓企業早日『斷奶』。今年,文化企業首次加入『哈洽會』,簽訂了八千餘萬元的合同,是個良好的開端。
眼下,黑龍江省正逐漸形成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等大中城市為重點,以經濟較為發達的市縣為基礎,打造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城鄉結合、互相協作的文化產業、發展區域格局。同時,鼓勵外資和民營資本投資興辦各類文化企業。支持國內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以獨資、合資、特許經營等方式進入,參與國有文化單位的重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