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興安嶺多樣濕地全國罕見
2005-09-20 13:28:2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李曉滿 崔立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0日電 車子行駛在大興安嶺林區的盤山公路上,透過車窗,原始森林的神秘與古朴之美撲面而來。低溫使大興安嶺林區的『綠裝』早哈爾濱半月脫下,取而代之的是層林盡染的五花山色。

  9月10日,我們陶醉在赴大興安嶺多布庫爾濕地的山路上。

  大興安嶺是我國惟一的寒溫帶明亮針葉林區,森林、灌木、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共同構成了國內僅存的寒溫帶生物基因庫。全區有林地面積651.6萬公頃,森林覆被率78.2%%,活立木總蓄積5.3億立方米,佔黑龍江省的33.8%%。野生動物300多種,其中有馬鹿、駝鹿、棕熊等國家一、二級珍稀保護動物30種。藍莓、刺玫果、雅格達等山野果開發利用價值可觀,木耳、猴頭、蘑菇等山特產品貯量十分豐富,北?、龍膽草等藥用植物分布廣泛。礦產資源富集,已發現和探明的金、煤、大理石等礦藏30餘種。

  泥炭蘚濕地全國獨一無二

  經過歷時四天艱苦的林間踏查,記者一行在大興安嶺見到了幾種獨具特色的濕地類型。

  從加格達奇出發,穿過松嶺林業局,我們來到了新林林業局,再向前將近一百公裡,就到了乾部河濕地,這裡就是泥炭蘚濕地的主要分布區。

  據介紹,泥炭蘚濕地是一種極為神奇而獨特的濕地,大興安嶺的這種濕地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極具科研價值。

  濕地中的泥炭蘚足有半米高,與小老樹雜生。在旱地與濕地交界的地方,記者向前走了沒幾步就走不動了。因為沒膝的苔蘚很密,含水量很大,邁不動步。出來後,記者發現自己的長褲全濕了,水靴裡面也都是水。據專家們初步估計,一公斤的這種苔蘚,能含150公斤的水,蓄水能力非常強,對當地林區的保護作用非常大。

  冰湖濕地只能在每年的10月上旬至翌年的4月下旬纔能看到。這次,記者只在大興安嶺林管局野生動物保護處看到了冰湖濕地的VCD。

  白雪皚皚的山坡上,地下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坡麓潛水溢出帶逐漸滲出,漸出漸凍而形成冰丘,植物被凍在冰面以下,十分秀美。

  據介紹,冰湖濕地在我國只在高緯度和高海拔的地區纔能出現。大興安嶺的冰湖濕地面積都不大,但分布的卻很多,總面積不小。冰湖濕地對高寒地區的水土保持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冬天出現,春夏秋三季則融化消失,是大興安嶺地區的獨特景觀。

  記者在松嶺、新林、阿木爾和呼中四個林業局均見到了冰湖濕地的所在地,但現在還什麼也看不出來。據介紹,只有再過一個月,地下水纔會大量地湧出來。

  取締采金一年少收2億元

  有著『古黃金之路』之稱的大興安嶺林區因盛產黃金而聞名於世,黃金開采曾經被當作林區GDP增長的硬指標。然而,污染嚴重的采金活動破壞了大片森林資源,嚴重影響了大興安嶺的生態壞境,記者在踏訪中仍能看到經過整治後留下的植被遭受破壞的痕跡———一處寸草不生的沙灘。

  2002年起,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決定在全區范圍內全部取締黃金開采,並對因采金活動遭受破壞的植被和生態環境進行人工恢復。僅取締采金一項,大興安嶺林區一年就要減少近2億元的收入。

  林區成『野生動物樂園』

  『快看!』攝影記者丁毅一邊驚呼一邊打開車窗,鏡頭對准車前方不足200米遠的一群?子一陣狂拍。『傻?子』靜靜地等著車子靠近纔四散鑽入樹叢。

  我們的車子行進在崎嶇的林區公路上,這樣的情形不難看到。

  2003年9月16日,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大興安嶺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正式在多布庫爾濕地中的古裡林場安家。這座佔地面積近兩萬平方米的救護中心將一座小山圈了進來,跟自然環境一樣,現在已經收養了白天鵝、大雁等野生動物22種310只。

  據介紹,2005年的5月18日下午,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城市南部內河———甘河突然飛來一千多只燕鷗,這在大興安嶺林區建設以來尚數首次。

  目前,大興安嶺地區資源局正在計劃將自然保護區面積進一步擴大。根據規劃,到2020年末,在現有7個自然保護區的基礎上,再新建8個自然保護區,使保護區面積由目前的120萬公頃增加到150萬公頃,讓野生動物在這裡安然地繁衍生息。

  濕地踏訪·記者手記 中秋節,挺想家

  轉眼之間,這次濕地萬裡踏訪活動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天,我們已經從紮龍濕地來到了大興安嶺的林區濕地。

  駕車進行濕地踏訪,遠比想像中要復雜,就連常年在外寫稿的老崔都直咧嘴。找錯了向導,走錯了路,車陷到沼澤地區幾個小時無法前行,這樣的事我們都遇到了。就在幾天前,我們在前往大興安嶺的路上還遇到了一次十分驚險的堵車。當時我們是最後一輛從堵車路段中開出來的汽車,如果當時出不來,還不知道要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困幾天……

  之所以說了這麼多的事情,主要是因為18日是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事先本來也覺得沒有什麼,可是真的看到月亮圓了,纔體會到,在一個本該團圓的日子裡離家工作,心裡還真有點想家。

  中秋節,我們在林區的一家賓館向家裡發送稿件,這裡的條件雖然不錯,但卻空無一人。昨天向當地的一位大哥提出采訪要求的時候,他表示十分為難,說你們能不能等過完了節再來?但踏訪的行動不能耽擱,只好硬著頭皮請他再幫忙聯系。這位大哥幫我們安排完一切後感慨了一句:『想不到你們做記者的還真是不容易。』

  電話裡聽到有人這樣說,心裡不禁一陣酸楚。以前這樣的話也聽過了很多,但都當成了是客氣話。但這樣的日子,這個時候再聽到這話,滋味竟大不一樣了。

  這幾天裡,我們三人的身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病癥,一個人咽喉腫痛,一個人老胃病發作,最嚴重的一個腹脹,已經三頓沒有吃東西了。寫稿前,我們剛剛集體從醫院裡出來,雖然得的病各不相同,但醫生認為這其中都有疲勞上火的原因。

  中秋節這一天,無論你怎麼樣往寬裡想,還是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彌漫在心間。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