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尹鴻在接受記者采訪 |
東北網沈陽9月24日電(記者 印蕾)24日,在東北文化產業發展論壇在遼寧省沈陽市召開之際,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尹鴻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尹教授指出,黑龍江省在發展文化產業時,可采取促進文化產業多元發展、增強文化產業跨區域性競爭力等措施,實現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
以分類指導和管理為前提,促進文化產業多元發展
尹教授指出,通過分類發展、分類規劃,文化產業纔能健康發展。由於中國文化產業體制、機制的復雜性,黑龍江省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可以從體制上,將事業服務與企業經營相分類;在屬性上,將新聞領域與娛樂服務領域分類;在產業鏈條上,將內容環節與發行、播映環節分類進行指導和管理。這是促進文化產業多元發展的前提。
以提高本地文化消費水平為基礎,增強文化產業跨區域性競爭力
由於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積累和擴展過程,如何提高本地文化消費水平,提高文化產業的經濟規模和經濟實力是最為基礎性的任務。文化產業是對資源依賴性比較強的一個產業,只有本地發展到了一定水平,纔能更快更好的向外『擴張』。因此,本地市場應該是黑龍江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據地,跨區域市場是黑龍江文化產業發展的前途。相關文化產業在黑龍江本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可以考慮向東北其他地區、東北亞乃至更廣闊的地區發展。
以廣播影視、書報業發展為核心,帶動旅游、娛樂、演藝、會展、體育產業
尹教授表示,大眾媒介業,目前仍然是中國文化產業最強大的實力。以電視臺廣告、有線網絡和電影院線為主要業務的廣播影視、報紙和圖書出版等是文化產業中經濟實力最強大的領域。一方面要繼續提高這些傳統領域的產業水平,另一方面,要借助這些優勢領域,整合文化資源,帶動相關文化業的發展。
以打造文化品牌為重點,形成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品牌是文化產品的競爭力和生命線。如果說市場經濟從數量時代進入了質量時代的話,那麼對於文化產業來說,更是質量決定生死存亡。由於特殊的經濟規律,文化產業對品牌的依賴程度超越所有其他行業。要努力的分期分類打造電視頻道、電影院線、報紙、娛樂中心、文化活動、內容產品的品牌。沒有品牌就沒有經濟效益。
以營造開放健全的文化產業市場為保障,吸收和整合文化發展資源
資本、人纔、技術、渠道資源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保證。黑龍江可以考慮降低文化市場進入門檻,提高市場服務水平,減少市場進入風險,形成市場良性循環,保證市場利益共享,營造開放和健全的文化產業市場,吸收國內外資源共同打造大文化產業。
此外,尹教授表示,實現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還應以壯大文化產業為動力,推動文化體制和機制的改革。通過改革體制來解放生產力,改革成本和風險都很巨大。而通過發展生產力來推動體制的改革,則比較順理成章。因此,通過增量改革來推動存量改革,通過提高生產力來推動生產關系的變化,通過利益來完善機制,是文化產業改革的一種重要經驗。
背景新聞:尹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電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出版了《尹鴻自選集:媒介圖景·中國影像》、《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影視文化》等多部有關影視傳播、大眾文化、比較文化研究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