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28日電 在27日召開的哈爾濱市供熱動員大會上,哈爾濱市將最低室溫標准提高到18℃,這標志著哈爾濱市的供熱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高。為了進一步提高供熱工作質量,近年來哈爾濱市全面進行供熱體制改革,大力推進集中供熱工程建設,並通過供熱系統分戶改造,著力解決熱費收繳難等供熱頑疾,努力為廣大市民燒熱暖屋子。
在分戶改造過程中,市供熱辦提出多種改造方案,並制定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要求同一單元居民八成以上同意纔能實施改造,要求分戶改造施工應實行公示制等。在推進過程中,大多數供熱企業選擇了穿牆跑管的單戶循環改造方式。因對居民家居環境造成影響,一些居民對此種改造方式很有意見。那麼,分戶改造這樣的好事,怎樣纔能做到既順利推進,又讓百姓順心滿意?記者就此采訪有關方面,請他們談了各自的意見。
市供熱辦提出三套可選方案
專門推介新型技術
在分戶改造之初,為了推進分戶改造的順利實施,市供熱辦對既有住宅改造提出三種方案:一種是在公用走廊安裝鎖閉閥、穿牆跑管的單戶循環方式;一種是在室內管線上安裝鎖閉閥、不用穿牆跑管的方式;一種是每個單元整體安一個鎖閉閥的方式。供熱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自主選擇其一。
為了把分戶改造對市民家居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市供熱辦積極尋求更加科學合理的改造方法。今年4月27日,市供熱辦專門召開一次推介會,推薦在室內使用自動鎖控制閥的新技術。此種改造方式不用穿牆跑管,只需在室內管線上安裝鎖閉閥即可,且不佔用走廊空間、施工簡便、成本低。經過實踐檢驗,這種方法因為對家居環境影響最小而受到居民歡迎。
供熱企業增加管理工作難度
新技術不符合需求
據了解,哈爾濱市現有供熱企業400多家,已經進行分戶改造面積達到1300萬平方米。但采用在室內安裝鎖閉閥方法的只有兩個小區、900餘戶。
對於新技術推廣進展緩慢的問題,市供熱辦科技處負責人認為:一種產品是否能得到推廣,要由市場說了算。選擇哪種改造方式完全由企業自主決定,市供熱辦只能推薦,而不能強制實施。
哈爾濱鍋爐供暖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供熱企業,我們只能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產品,有些產品可能有很多優點,但與我們的需求不符合。
哈物業供熱集團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說明了室內安裝鎖閉閥方法的幾個弱點:無法實現分戶計量、分室溫控;供熱前要進入居民家開鎖,工作量太大;鎖閉閥在室內,不容易管理。而且目前進行的分戶改造多數是與管線改造同步進行的,很多老樓的熱網已經老化,必須進行更換。企業大多是在更換管線時,順帶著進行單戶循環式分戶改造。如果換完管線再在室內安裝鎖閉閥,成本反而高了。
供熱專家當務之急是燒熱屋子
改造方式不應一刀切
市供熱辦推薦、老百姓滿意的改造方式,為何在推廣時卻進展緩慢?市政協委員、多年從事供熱研究的徐志濱分析認為,部分居民對穿牆跑管改造方式有意見的深層原因在於,改造方式的選擇由供熱企業單方面決定,老百姓雖然是最終用戶,但沒有選擇權。
就供熱企業提出的室內安裝鎖閉閥的改造方式不能實現分戶計量的問題,徐志濱認為,分戶計量雖是一種方向,但全面推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有些老房子可能等不到分戶計量就要拆遷改造了。而哈爾濱的當務之急是先解決熱費收繳問題,把居民的屋子燒熱了。
市專顧委專家王煥富認為,就目前來說,老百姓的需求就是住上暖屋子,供熱企業的需求就是順利收到熱費。在室內安裝鎖閉閥等改造方式,恰恰能通過較低的投入,達到企業受益、百姓滿意的目標,甚至可以只對繳費信譽不好的用戶安裝鎖閉閥門,可進一步節約成本。
就新技術可能給供熱企業加大工作量和不容易管理的問題,多次就供熱工作提出議案的市政協委員馬雲燕認為,這些管理責任本應是由企業承擔的。像煤氣表、自來水表等,多安裝在居民室內,多年來在管理上一直很順暢。其實,供熱開始時每戶開鎖只需要很短時間,相對於它給收費工作帶來的好處,企業還是劃算的。
記者采訪的供熱專家普遍認為,分戶供暖政策是好的,但在具體操作上,一定要把工作做細。在確定改造方案前,一定要聽聽老百姓的意見。同時,改造時不能簡單地一刀切,應采取多種方式區別對待:對從不欠熱費的老樓,可以不分戶改造;對管線沒有老化、無需更換管線的樓房,應該避免穿牆跑管,而應采用對居室環境影響較小的改造方式。關鍵是要在審批時把好關,充分考慮到居民群眾的接受能力,盡可能地把施工對居民家居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促進分戶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