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零底薪是禍首? 導游賺『黑錢』的背後
2005-10-09 04:59:3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9日電 『十一』期間,沈陽市的孫先生與7位同事到哈市旅游,然而在旅游過程中,導游不僅極力鼓動他們多購物、增加旅游景點,而且還在買票的過程中多賺他們的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一些旅行社對導游實行零底薪,導游通過各種手段拿回扣甚至拿『黑錢』在業界早已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了,而這當中受害的無疑就是無辜的游客。如今,我省冬季旅游旺季即將到來,如何使游客避免上當受騙,管理部門如何加強對導游的規范化管理,成了人們關心的話題。

  游玩遭遇黑心『導游』

  9月28日,在沈陽某單位工作的孫先生和7名同事相約一起出去游玩一下,在看過了當地多家旅行社業務員上門送來的材料後,孫先生選擇了沈陽市某旅行社提供的到哈市3日游。『一來是這家旅行社的報價相對來講比較便宜,二來是我們也都想選一個就近的線路,能盡早回來好處理其他一些事情,也不耽誤工作。』孫先生說。

  可令孫先生想不到的是,在旅游過程中,他們遭遇到的哈市『黑心導游』,不僅讓他們多購物,而且增加旅游景點,以牟取暴利,在買票過程中,還讓他們多支付了許多錢。

  據孫先生介紹,在向旅行社交完錢之後,當地那家旅行社的一位工作人員對他們說,旅行社已經和哈市一家地接旅行社取得了聯系,到哈市之後,就由哈市的那家旅行社負責全程的安排。

  孫先生說,1日,他們到達哈站後,一輛面包車將他們接走。當天他們在導游的帶領下,到太陽島游玩。按照原來的計劃,到太陽島並沒有到『虎園』景點參觀這一項,可是導游在沒有征得他們同意的情況下,就將車開到了虎園,大伙一想,既然來了,就進去看看,於是將錢交給導游買票。事後他們得知,導游憑借導游證可以優惠,可是她將這筆優惠的錢全揣進了自己的腰包。後來,她又帶大家去原計劃中沒有的『市內冰燈展』參觀,大家也都同意了。自然還是她來買門票。『這名導游多賺了不少優惠錢,早知道那樣,我們不如自己去買團體票,也能有優惠。』孫先生說。

  據孫先生介紹,在中央大街,這名導游又極力鼓動大家多購物,看大家不太感興趣,她就和司機故意延長在中央大街的停留時間,而且在講解中也沒了原來的熱情。後來,她又讓大家去參觀也是原計劃中沒有的『龍塔』景點,這次大家堅決沒有同意。

  在吃飯的時候,這名導游又推薦營養套餐,說很有特色。結果一頓飯,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多支付了近300元。

  導游自曝賺『黑錢』內幕

  其實孫先生的遭遇對於不少游客來說,早已司空見慣了。8日,在導游這行摸爬滾打多年、曾以各種手段違規獲利甚至賺過黑錢的李某向記者透露了一些內情。

  據他介紹,對於導游的工資,一些旅行社或是零底薪,或只有象征性的少量工資,而這些導游的實際收入卻並不低——雖淡季收入僅千元左右,但旺季可達三四千元;遇上幾個好團隊,還要遠遠超出這個數。李某告訴記者,外界對此可能很不理解,而在導游圈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游客購物導游吃回扣一直是公開的秘密,通常情況下,旅游景點給導游的回扣是銷售價的30%左右;但商家自己並沒有讓利,這筆錢早已轉嫁到游客身上。

  李某告訴記者,導游所涉及的工作無外乎在吃、住、游、玩、行、購和導等方面。而帶領游客吃、住、游、玩、行、購往往能讓導游獲得巨大的實惠,導游賺錢的『道』,也主要圍繞在這幾個方面上。在吃、住、行時,一般都由導游事先安排好,固定在指定的地點食宿,而其中的折扣高得驚人。李某說,他在帶領游客就餐時,一桌供十人食用的飯菜收游客至少要300元,而他僅用了130元就拿下了,其中的差價完全進入自己的腰包。在住宿方面也存在差價的現象,一般一百三四十元的客房,他只需要七八十元錢就可拿下。

  另外,帶游客購物也是導游賺錢的一大塊,現在大多數游客十分精明,只旅游不購物,即使購物也是利用自由活動時間單獨外出購物,不在游程指定的加價率較高的購物點內買商品。這類游客最令導游惱火,他們會在時間上『整』游客,如正常需兩個多小時纔能游覽完的景區,導游用1個小時便將觀光解決了,然後將剩餘時間全部挪給旅游購物。途中車上,導游還會盡可能地指點游客購買什麼樣的特產,細數相關人文典故,指點游客識別真偽的技巧,『看起來一切都是為游客著想,不怕他不動心』。但實際上,游客真在一些指定的購物點購物,在與常規購物場所的標價對比後,往往會大呼上當。

  李某說,很多游客在購物時都會砍價,遇到游客砍價過猛,商家無力再支付給導游30%回扣時,售貨員會借向經理請示之機,與導游電話溝通商量——『哥們,你看顧客砍價太狠了,你讓出10個點行不?』如果導游同意,售貨員便向游客謊稱經理同意了,將商品賣給游客。如果導游不肯讓利,商家也只能眼看著游客抽身而退。顧客購物後,導游還會不失時機地上旅游車巡視一番游客購物的情況,以便與商家對賬拿回扣。

  除了拿回扣,還有就是以各種方式拿』黑錢『,有的在票款上打主意。像利用購票機會向游客借老年證、軍官證等證件,撈取旅游景點給持證人購票的優惠。

  管理部門:零底薪是禍首

  8日,記者來到了省旅游局,在提到孫先生的遭遇以及李某提供給記者的一些導游吃回扣拿『黑錢』的內幕時,行業管理處一位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從目前省、市旅游監管部門接到的游客投訴看,專門投訴導游的很少,但是也並不排除一些旅行社為了自己的利益,少花錢、僱用素質不高的導游充斥市場的現象,造成了這些導游吃回扣、拿『黑錢』,盡管只是少數人在這樣做,但影響很惡劣。

  據這位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省共有導游9000多人,完全可以滿足省內的旅游市場。但是這9000多名導游大部分是兼職導游,專職的只佔很少一部分。我省的旅游季節淡旺季明顯,另外我省90%的導游都是零底薪,只有一些大的有實力的旅行社在平時養幾個『王牌導游』,等到旺季時再從社會上以微薄的底薪臨時聘用導游人員,於是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一些導游把精力放在拿回扣上,忽視了服務質量;反過來,這種劣質的服務影響了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

  采訪中,某『王牌』導游劉小姐告訴記者,旅游淡旺季相差非常明顯,旺季能拿到錢,淡季就沒有收入了。『說句良心話,我也不想要這些上不得臺面被稱為「黑錢」的回扣,像我們還有點底薪,但導游的這點底薪加上很少的補貼,確實很低,沒有點「回扣」的誘惑,這種工作還有什麼吸引力?更何況那些零底薪的兼職導游們!』

  哈市某旅行社導游張先生告訴記者,現在都抨擊導游『黑』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的出現正是由於某些旅行社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造成的。他說:『比如某旅行社給外地進京旅游團的報價僅1800元,這連成本都保不住,這在圈內叫「負經營」。實際組團之後,導游必須被迫把報價和成本之間的差價墊上,這都是旅行社僱用導游的先決條件。粗算一下,一個一般規模的旅游團,導游先要墊付上萬元,這些錢最終還是要通過各種手段轉嫁到游客身上。』

  呼喚突破零底薪 建立合理傭金制度

  事實上,對於這種零底薪的現象,旅行社也有其苦衷,甚至很無奈。在采訪中,某旅行社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導游的工資水平普遍不高,拿回扣就成為旅行社和導游賺取利潤的一部分。旅行社目前處於兩難境地:如果不帶客人去購物,失去帶游客購物賺取的回扣,那麼勢必讓旅行社的報價偏高,這很容易失去市場競爭力。其實在很多行業都存在提成、回扣,只是國內旅游市場不很規范,大小旅行社、各類定點購物商店競爭都陷入惡性循環,所以迫切需要出臺更符合市場的法規來規范旅游市場。

  省旅游局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時下旅游業競爭十分激烈,旅行社利潤微薄。游客在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的同時,不要一味地追求低價。一些旅行社推出超低價格的旅游線路,意味著他們將通過降低食宿標准和服務標准、增加購物時間等方式從游客身上找回損失。因此,消費者在進行旅游消費時貪圖便宜,可能會以犧牲旅游品質為代價,甚至會損害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失去旅游的意義。

  同時他表示,隨團出行一定要選擇講信譽、重質量的較大規模的旅行社,出游前一定要與之簽訂旅游合同,在合同中明確出游行程、路線、景點安排、食宿安排及購物時間安排等,做一名成熟的游客。

  有關人士建議,旅游管理部門在規范旅游市場的同時,應加強對導游的監督管理,根治一些旅行社對導游實行的零底薪,我省旅游部門應該制定出合理的傭金制度,即明確旅行社對導游的底薪或工資,這將大大加強對導游的管理。通過維護導游的權益從而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共同促進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