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齊齊哈爾克山縣構築信訪大格局 有效調處社會矛盾
2005-10-09 09:07: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程子龍 李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報道:目前我國處於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在形勢已發生深刻變革的農村,各類矛盾日益凸顯,上訪事件時有發生。而在黑龍江省克山縣越級上訪卻實現了"零"的突破。一個經濟並不發達的農業縣城何以能夠在信訪工作方面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績呢?記者帶著這個疑問采訪了克山縣縣委書記帥秀軍。

  "無職又無權,沒人願意乾,家人不理解,朋友另眼看。"這句話生動形象的說出了從前克東縣信訪工作的狀況。從前的克東縣信訪辦編制不足,不受重視,對各鄉鎮、縣直各部門的約束力不強,導致"有力接訪,無力辦案"的局面。對此,從2003年開始,克山縣積極改革信訪工作體制,創新信訪工作機制,完善信訪工作制度,努力構建信訪工作大格局。

  在談到組建群眾問題調處服務中心,建強信訪工作機構時,帥秀軍介紹說, 2004年7月,我們從有關部門抽調精兵強將充實信訪力量,成立大信訪辦,集中解決信訪問題,迅速遏制了信訪高發勢頭。今年,我們又對信訪工作體制進行了大膽改革。經齊齊哈爾市編委批准,撤銷原信訪辦公室,組建群眾問題調處服務中心。編制由原來6個增加到27個,從各鄉鎮、各部門調劑解決,人員除主任由組織任命外,其餘從全縣正副科級後備乾部中公開擇優選拔,編隨人走,全縣行政編制不增、財政支出不增。內部機構設置"七辦",除辦公室和接待辦外,對應縣政府副縣長工作分工,分別設立綜合辦、文衛辦、農業辦、工交辦、財貿辦,同時進駐"兩所",即派出所、律師事務所,設立"一庭",即便民法庭。調處中心除了承擔原信訪辦的全部職能外,更重要的是承擔了為人民群眾直接服務的職責,特別是賦予了更大的協調、處理、督辦的權利。群眾到調處中心反映問題,先到接待辦登記,一般性問題由接待辦直接受理;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由接待辦登記後轉業務辦協調相關鄉鎮及部門研究解決;協調處理有難度問題,由相關業務辦向主管縣領導匯報,必要時開具信訪"六聯責任單";主管縣領導難以解決的問題,提交政府常務會議解決,必要時提交縣常委會議研究解決。

  "在加強信訪組織構建的同時,我們還實行"六聯責任單",強化責任落實。"帥秀軍說,責任不落實、落不實,是信訪問題久拖不決、小事拖大的主要癥結所在。我們從2003年起施行信訪"六聯責任單",對一些重大信訪問題和復雜疑難問題,由縣信訪辦代縣信訪領導小組下達一式6份的群眾信訪問題處理通知單,分送發案部門主管縣領導1份,信訪人1份,縣委辦、政府辦、縣委組織部各1份,信訪辦備存1份,縣領導通知單付信訪人反映問題原件,信訪人通知單付主管縣領導、發案部門負責人聯系方式。今年又對"六聯責任單"進行了完善和擴充,不但簽發給主管縣領導、信訪人、縣委辦、縣委組織部、縣政府辦、縣調處服務中心,而且還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各1份,當天分別送達,並要求主管縣領導、發案部門領導限時辦結,來信為15天,來訪為10天。規定開具"六聯單"的上訪案件,無論是有理上訪,還是無理上訪,無論處理過程涉及哪些鄉鎮和部門,還是涉及哪些費用,均由發案部門的主管領導負責協調解決,直至息訪為止。如果再出現到市、省、京上訪,被上三級列為督辦案件的,由發案部門主管縣領導分別向市信訪領導小組、市信訪辦、市委主管副書記、市政府主管副市長、縣委寫出標題為:"處理不當、造成影相,重新解決,挽回局面"的書面檢查,並屬上自己的姓名。否則,由縣信訪領導小組向市委各位常委、主管副市長、市監察局、信訪辦、縣委寫出標題為:"分管領導能力有限,領導小組協助重新解決"的書面檢查。這樣做,使責任更加明確,落實更加具體,解決更加有力。

  據悉,今年1-8月,克山縣共簽發"六聯責任單"49份,辦結率100%,群眾來信來訪總量同比減少29.3%,進京、到省市集體上訪和個人訪繼續保持零的紀錄。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