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天天有投訴問題一籮筐 空車配貨沈?亟待『條例』猛藥
2005-10-14 09:02: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蘇中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0月14日電 目前,哈爾濱市空車配貨行業十分混亂,擾民、佔道、攜款私逃等事件時有發生,貨款丟失、貨物損壞幾乎天天存在,已經構成了市民反映強烈的社會問題。近日,記者對空車配貨行業進行了調查。

  問題

  從多頭管理到『三不管』空車配貨『黑戶』多多

  今年6月份,市民王先生在哈市道外區一配貨站往南方發一批建築材料,價值20多萬元,可是半個月了對方還是沒收到貨。王先生找到配貨站,當時員工聲稱經理不在。誰知過了兩天再去,配貨站早已人去樓空。到工商局沒有查到這個貨站,纔知道被『黑』了。王先生先到交通運管局投訴,被告知需到公安局報案等待處理,直到現在依然沒有結果。

  據了解,空車配貨行業的管理部門至少有6個,涉及交通、公安、工商、市政、市容、稅務等多個部門。但國家乃至地方的法規條文中,對這類行業卻沒有一個統一、專門的管理辦法。據業內人士介紹,哈市的空車配貨行業是從1993年開始,發展到今天至少有近千家,如何規范管理,各個主管部門說法不一。

  據哈市交通運輸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空車配貨行業管理起來難度很大,經常有交通執法人員在檢查的時候被空車配貨的業主打傷,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管理絕不是交通部門一個部門的事,交通部門的執法權限是有規定的,有些違法行為看到了也無權管理。運輸管理處貨管科萬科長說,目前哈市共有政府核准的空車配貨市場13家,業戶約有300多家,凡是在市場裡的用戶都有交通部門批准的貨物道路運輸許可證,其餘的幾百家一戶也沒批,都是『黑』戶。每天都有電話或市民來投訴貨物丟失、破損的事,多數是『黑』配貨站經營的,我們的執法權力有限,只能告訴他到工商或公安部門解決。

  據記者了解,1998年哈爾濱市政府下達了36號政府令,並以此成立了哈爾濱市城市道路運輸服務業聯合整頓辦公室,由主管副市長掛帥,交通部門牽頭,公安、市政、工商等多個部門聯合對空車配貨市場進行了整治,當時取得良好效果。2000年7月,經過協商,將道外配貨市場移交到道外區政府管理。但由於各個部門難成合力,助長了黑業戶的囂張氣焰,佔道、擾民、攜款潛逃經常發生,個別無照經營的配貨站已成為社會治安的隱患。

  問題

  配貨站吃『霸王餐』托運無安全保障

  哈市一家化妝品公司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一個月前公司往七臺河一家美容院發貨,貨已經到了,但1000多元的貨款卻沒有返回來。好不容易找到經理,得到的答復是只能賠一半代收款,同意就賠不同意就算了,態度極為蠻橫。王先生感到目前的空車配貨沒有安全保障,信譽太低,只好起訴到法院。

  8月11日,記者和王先生一起拿著票據來到道外三育街中吉配貨站,一個光頭、文身、戴金鏈子的人說,多大點事還弄到法院了,那有用啊!跟我們楊經理說吧。楊經理不耐煩地說,最多給你一半的錢,這就不錯了,別人家連一半都沒有,這是你票子上有價錢,否則不管你貨值多少錢我們只賠你運費的3 5倍,單子不是寫著嗎,我們就按此規定來辦,沒的商量。無奈之下記者和王先生離去。

  據業內人士介紹,空車配貨的流程共有四個環節:貨主、本地配貨站、異地配貨站、買主。貨到異地後,買主付運費及貨款,貨款由本地配貨站再返給貨主。目前通行的返款時限為一周。由於大多數配貨站托運貨物都采取這種方式,一個中型空車配貨站一個月內所接觸的現金量是十分巨大的。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月不向眾多貨主返款,配貨站很容易積存百萬元巨款。

  記者看到,配貨站都有自己的配貨單,單子上自行規定,有保險的走保險,無保險的貨物無論價值多少錢,丟失都按運費的1 5倍賠償等規定,沒有公平而言。

  道外區勝利路派出所片警告訴記者,每天都有因貨物丟失來報案的事發生,配貨站一般都證照不全,派出所調解不了,就只能讓失主去起訴,但往往是起訴也沒用。

  問題

  噪聲、佔道、阻礙交通配貨站擾民屢禁不止

  記者采訪發現,在哈市道外配貨站附近住的居民苦不堪言,住在濱江街的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家住三樓,每天半夜都被樓下貨站裝卸貨物的吵鬧聲弄得睡不好覺,白天晚間不敢開窗戶,晚間聲大白天灰大,沒辦法正准備搬家呢。家住在道外保障街的劉先生說,這裡的車天天堵,常常兩輛大車並排在路上裝卸貨,弄得每天下班開車回家成了難事。

  哈市道外區承德消防中隊的戰士王義蛟說,配貨站一般都是半夜出車,擾民,聲音很大,戰士們無法睡覺,白天大車一開,帶起塵土加上尾氣的黑煙,附近的居民都不敢開窗戶,嚴重影響了城市環境。堵車現象也經常發生,有好幾次就連消防車也出不去。

  8月11日10時,記者看到,濱江站、華成加油站前,數十輛大貨車將兩邊的路堵死,來往的車輛無法通過,只能繞行。

  8月18日下午,記者開車來到保障街,也被兩輛批配貨的車擋住,記者下車拍照,車上卸貨的人說到,拍也沒有用,車牌子是假的。在記者的批評下,貨車纔錯開,堵了長長的車纔得以通行。

  問題

  無專項管理法規執法難度大

  據業內人士分析,空車配貨之所以攜款私逃如此方便,這與國家及地方沒有一個專項的管理條文有關。

  在部門執法中常常是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來了就改,走了就犯。有的業主還態度強硬,對執法人員軟硬兼施,有時還發生執法人員被打現象。原因就是沒一個明確的法律規定對此進行有力的制裁,無『法』所以無『天』。

  哈市運管處的萬科長說,對於空車配貨管理以前依據哈市政府36號令,目前,《行政許可法》實施後,36號令廢止了。其他涉及到空車配貨企業的條文都是十分零散和籠統的。現行的1993年12月26日由交通部出臺的《道路運輸服務業開戶開業技術經濟條件》中,對空車配貨企業的開業資金規定僅為『不少於5萬元』。這區區5萬元的『事故賠償保證金』,最大程度只相當於空車配貨企業兩天內所經手的資金量。7月1日開始正式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中,也沒有對空車配貨行業的日常操作進行明確具體的規定。即使相關,也屬於政策指導性的。

  萬科長無奈地說,交通部門只能對車輛運輸進行制裁,處理佔道、摘牌子是城管的職能,查封門則是工商的權利,治安案件、妨礙交通是公安部門管轄。單一的一個部門無法全部行使職權,經營者都懂法,弄不好反倒成了被告。

  如此一來,每個部門只能在法律條文規定的范圍內對其進行管理。沒有明確具體的法規支持,無疑加大了對該行業的管理難度。

  問題

  政府核准園區閑置率高周邊配貨站散亂經營

  據不完全統計,哈市有近千家配貨站,進入政府園區的不足50%%。各物流園區都有很高的閑置率。以濱江公路貨運站(龍運物流園區)為例,入住園區的業戶僅55家,有30%%的經營場地閑置。其他物流園區也存在此類問題。

  交通運輸管理處的單科長說,在交通部門核准的13家配貨市場中,許多房子都閑置,原因是業主都嫌租金高不進入,主要是在我們園區裡經營受局限,不如自己在外面自由。

  據行業部門統計,道外濱江貨運站周圍有300餘家大大小小的配貨站,這些配貨站絕大多數在園區外無照經營,而且還存在拒開發票、偷稅逃稅等問題,惡性壓價競爭現象較為普遍,不僅損壞了國有大型物流企業和合法經營業戶的利益,而且導致國家稅費的大量流失。

  期待專管條例出臺

  省貨物運輸協會認為,貨物運輸市場的混亂,不是一個行業或一個地區的孤立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突發問題。問題的產生與發展是諸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行業管理問題,也有企業自律問題;既有政策制定問題,也有監管力度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任何一個現代化城市的管理者,都不會容忍這種現象的長期存在。

  哈市政府綜合整治辦公室負責人說,對貨運市場混亂、不規范的治理,應該形成統一的模式,單一的政府職能部門管理往往缺少力度,哈市配貨站的問題復雜,社會影響很大,各職能單位平時應加強管理,加大夜間督查。

  哈市交通運管部門則認為,針對目前情況,首先加大發揮政府職能,由其帶頭各部門聯合辦公,單靠一個部門,就現有的法規,無法達到治理目的。交通部門已經報請政府,盡快出臺《哈爾濱市道路運輸管理辦法》,另外,請求省局加快出臺《貨款結算管理辦法》,成立全省物流結算中心,這樣貨款通過銀行直接結算,可避免貨款丟失和攜款潛逃現象發生。對於這兩個還沒有出臺的管理條例,很多部門都表示出了相當的關注與期待。多年從事道路運輸管理的一位執法人員稱,一旦這個專管條例出臺,現在空車配貨企業存在的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