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構築經濟振興『高地』:聚焦哈大齊工業走廊土地篇
2005-10-17 09:35: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譚迎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7日電 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市區及綏化市所屬的肇東市、安達市是我省經濟發達地區,五市經濟實力雄厚,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省的一半,尤其是振興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使建設用地日益緊張。我省從這一地區重度鹽鹼地、廢棄地、灘涂等未利用地資源較多的實際出發,制定了《哈大齊綏地區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規劃》,合理安排各項建設用地,為工業走廊地區插上經濟騰飛的翅膀。

  三期規劃打破用地緊張的『瓶頸』

  規劃的建設用地以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市區及肇東、安達城區周圍以及沿鐵路、高速公路及主乾道路兩側的重度鹽鹼地、廢棄地、河灘地及其他未利用土地為主,不包括現有耕地、濕地及已劃定的各類自然保護區用地

  根據2003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資料顯示:哈大齊地區土地利用的特點是建設用地面積佔規劃區土地面積的比重高達9.9%,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多;規劃區內人均耕地0.11公頃,大大低於全省人均耕地0.31公頃的水平,人地矛盾比較突出;未利用土地面積0.26萬平方公裡,佔規劃區土地面積的11.8%,且地勢平坦,集中連片,交通方便,開發成本低,具有明顯的開發利用潛力優勢;規劃區內鹽鹼化、沙化、退化等『三化』草地增多,大慶市的『三化』草地比重已達80%%以上。建設用地的緊張已成為該地區國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

  我省規劃的建設用地以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市區及肇東、安達城區周圍以及沿鐵路、高速公路及主乾道路兩側的重度鹽鹼地、廢棄地、河灘地及其他未利用土地為主,不包括現有耕地、濕地及已劃定的各類自然保護區用地。

  規劃期為2005 2020年,規劃建設用地總計837.11平方公裡。近期目標為2005 2007年,主要是利用鹽鹼地等未利用土地解決當前急需的建設用地,安排建設用地199.00平方公裡,其中哈爾濱市56.57平方公裡;大慶市78.91平方公裡;齊齊哈爾市20.30平方公裡;肇東市33.22平方公裡;安達市10.00平方公裡。

  中期目標為2008 2010年,安排建設用地254.93平方公裡,其中哈爾濱市67.93平方公裡,大慶市76.73平方公裡;齊齊哈爾市25.63平方公裡;肇東市38.76平方公裡;安達市45.88平方公裡。

  遠期目標年為2011 2020年,利用鹽鹼地等未利用土地安排建設用地383.18平方公裡,其中哈爾濱市63.82平方公裡;大慶市185.22平方公裡,齊齊哈爾市45.00平方公裡;肇東、安達市89.14平方公裡。

  哈大齊建設用地規劃主要是解決我省裝備制造、石化、農產品工業等產業群和生產基地及城市發展用地,徹底打破這一地區建設用地緊張的『瓶頸』。

  四大布局細部規劃建設用地

  在總體規劃基礎上對近中期安排的25處面積為453.9平方公裡的未利用地進行細部規劃,在建設用地安排上分為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和肇東、安達四大用地布局

  日前,《哈大齊地區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規劃》的分區細部規劃通過評審,今年有望投入建設,具體規劃輪廓清晰。

  哈爾濱市作為整個工業走廊的『龍頭』,建設用地需求量大。2005 2010年共安排5處建設用地,其中2005 2007年規劃近期安排群力、松北2處建設用地。具體為:群力城市用地,主要地類為河灘地和廢棄地,用途主要為城市發展用地;松北城市用地,主要地類為河灘地、廢棄地,用途主要為機關、科教及文化用地;松浦工業用地,規劃用地面積5.53平方公裡,主要地類為河灘地及荒草地,用途主要為工業用地;太平農牧產品加工用地,地類主要為退化草地和廢棄地,用途主要為農牧業產品加工用地;呼蘭河工業用地,地類為河灘地,可作為今後哈爾濱市的工業用地。

  圍繞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替代產業,2005——10年共安排大慶市建設用地10處。其中2005 2007年規劃近期安排東城生態產業、興化精細化工、龍鳳化工、喇嘛甸石化、宏偉化工及林源石化等6處建設用地。項目布局依托『一區三園』、老區、化工項目區,利用鐵路、高速公路及主乾道路兩側的鹽鹼地,並參照各規劃區內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土地現狀、基礎設施等現狀進行規劃。

  2005——10年共安排齊齊哈爾市建設用地3處,其中2005——07年安排南苑和熱電聯產2處建設用地。項目區以發展能源、環保、電子、制藥、精細化工等行業為主導產業,是集科、工、貿於一體的多功能項目區,規劃突出綠色環保理念,立足打造綜合性現代花園式新城區。

  肇東市距離哈爾濱市區較近,交通十分便利,利用其鹽鹼地多的優勢可解決全省招商引資用地以及哈爾濱市一些大型企業實行『退二進三』所需建設用地;安達市毗鄰大慶臥裡屯化工區,可適當解決大慶石化企業發展用地不足問題。肇東、安達2個市2005——10年共安排建設用地7處,其中肇東市4處,規劃用地面積71.98平方公裡,項目區功能定位突出產業特色;安達市3處,規劃用地面積55.88平方公裡,總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27.86平方公裡,主要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和精細化工等石化下游產品,延長了石化產業鏈條。200——07年安排肇東高科技、宋站工業及安達市區北3處建設用地,規劃用地面積49.10平方公裡,佔規劃近中期建設用地面積的39%。

  據介紹,453.9平方公裡的未利用地細部規劃實施後,預計可節省土地征用費用22.06億元,土地淨受益約為74億元,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大重點用地打造招商平臺

  為解決全省招商引資所需的建設用地問題,形成建設用地規模效益,我省在哈大齊地區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規劃中安排3處規劃面積較大的建設用地,作為全省招商引資用地和重點建設項目用地

  大慶市東城生態及產業用地區。該地區2005——10年規劃用地面積達70.61平方公裡,2011——20年規劃用地面積55.09平方公裡,合計為125.70平方公裡。該建設用地位於大慶市開發區東側,有一部分用地在大慶市城市規劃區內,地類為鹽鹼地、廢棄地,距離哈大高速公路1.5公裡,對外交通便利,土地開發條件較好,而且規劃區內有5個較大泡澤,生態環境優越,可作為全省以地招商的用地項目區。

  肇東市經濟技術開發用地。該地區2005——10年規劃建設用地53.64平方公裡,2011——20年規劃用地38.11平方公裡,合計91.78平方公裡。該用地位於肇東市尚家鎮和向陽鄉境內,距離肇東市區8公裡,地類為鹽鹼地和『三化』草地,濱洲鐵路、哈大高速公路、三肇公路從中間穿過,對外交通十分便利。該規劃區供水可以利用北部引嫩工程擴建後的水源,排水可利用已建成的安肇新河,水利條件較好,可作為全省招商引資用地以及重大項目用地。

  哈爾濱市松北用地。該地區2005——0年規劃用地36.72平方公裡,2011 2020年規劃用地面積為53.05平方公裡,合計為89.77平方公裡,其中規劃二期用地包括肇東市境內24.30平方公裡。該規劃區位於哈爾濱松北新區,區位條件優越,對外交通便利,規劃遠期用地地類為松花江的河灘地,是哈爾濱市未來發展中心,具有招商引資的優勢。

  除以上3處重點項目區外,在規劃的近期招商用地地區中,還有齊齊哈爾市南苑城市建設用地,面積29.90平方公裡;安達市區東農產品加工用地,面積42.29平方公裡。

  用優惠用地政策吸引投資者

  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土地供應機制,對進駐『走廊』的用地單位和個人實行同等用地政策;實施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工業走廊內項目佔用國有未利用地5公頃以下(不含5公頃)由市含縣級市審批

  為鼓勵工業項目及各投資企業進駐哈大齊工業走廊,我省按不同行業企業的用地特點,執行用地定額指標,合理劃定建設用地預留區,集約高效地利用土地資源。

  實行靈活供地方式,凡符合《國家劃撥用地目錄》的建設項目,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對一般性競爭行業項目用地,可根據用地者的意願采取協議出讓或租賃的方式供地;對投資超過5000萬元的重點項目,經批准可以采取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入股的方式供地,土地資產收益作為國家股本金注入企業。

  對投資較大的重點項目、高新技術項目、生態農業、環保項目、市場前景好和稅收就業貢獻大的項目用地,在辦理協議出讓或租賃時,給予優惠地價。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協議出讓或租賃土地最低限價,可按同類地區、相同用途、相同等級最低限價的70%設定。

  哈大齊工業走廊用地應收取的土地收益,除按國家規定用於農業開發的,可以全部用於其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按照開發費與地價同等的原則,對進入工業走廊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可以劃出相應地塊出讓給開發單位,也可以實行土地年租制。進駐產業帶從事基礎設施投資的,可按其投資額優先獲得等價地塊的土地使用權。

  涉及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的,全部繳納並按規定比例分配後,除應上繳中央的30%外,屬於地方部分可留在當地政府用於哈大齊工業走廊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

  使用哈大齊工業走廊規劃區內未利用土地,不受國家農用地轉用指標限制。規劃區內的耕地原則上不能佔用,確需佔用的必須按國家現行土地政策依法報批。

  相關鏈接

  蘇錫常都市圈主城間1小時互通

  江蘇省高度重視蘇錫常都市圈軌道交通工作,在《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和《蘇錫常都市圈規劃》中均已提出建設蘇錫常都市圈軌道交通的設想。

  蘇錫常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研究工作從2002年9月正式開始,2002年完成發展戰略報告,2003年完成網絡規劃和建設、運營、管理模式研究報告。目前,蘇錫常都市圈軌道交通發展戰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即將完成。有關研究工作正在按計劃抓緊進行。

  根據規劃,通過20 30年的努力,蘇錫常都市圈將建成以滬寧城鎮帶為主軸、沿江城鎮帶為輔軸,連接都市圈各中心城市和重要城鎮、園區的軌道交通網絡,實行蘇錫常主城之間1小時互通、主城與衛星城之間半小時互通、三大中心城市與縣級城市之間40分鍾互通。達到三個有機銜接:城際軌道線網與蘇錫常市內軌道線網有機銜接,通過換乘樞紐與蘇錫常市內公共交通、鐵路和公路多式客運之間有機銜接;蘇錫常都市圈軌道線路與上海、南京都市圈、蘇中、浙北四大區域軌道有機銜接。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