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以發展的思維抓落實
2005-10-17 09:44:2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7日電 17日出版的《黑龍江日報》發表題為:以發展的思維抓落實的評論員文章,全文如下:

  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打造黑龍江的核心增長極,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是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點睛之筆,也是面對世紀機遇做出的迅速反應。

  打破固有的行政區劃,在重度鹽鹼地上建設工業走廊,聚集優勢產業,打造核心競爭力,這在黑龍江的發展中還是第一次。從夢想到藍圖,經過了嚴密論證,科學規劃。目前,規劃已進入實施階段,當務之急就是解放思想,以發展的思維,大膽突破,推進和落實各項工作。

  發展的思維,就是要跳出傳統的思維定式,以開放的心態、國際化的眼光,全新的辦法,整合優勢,彌補不足,放大發展的空間。有了發展的思維,纔能夠不斷創新、勇於突破,纔能使哈大齊這一『活力地帶』,成為參與國際競爭風雲際會的大舞臺。

  以發展的思維抓落實,就是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上有新突破。在鹽鹼灘上種植企業,化腐朽為神奇,是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次成功實踐。今後的園區建設,要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上不斷突破,以全新的理念,高起點發展。不僅要少佔耕地,減少對資源的破壞,而且,園區內的各項產業要發展低能耗、無污染的環保產業。像規劃要求的那樣,堅持治理優先,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構建物質循環模式,拉長資源、能源利用鏈條,與相關聯的產業共生耦合,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以發展的思維抓落實,就是在體制創新產業昇級上有新突破。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是開創一項全新的事業,更是打造黑龍江的後發優勢。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跨越,是向一切束縛生產力發展陳舊體制、落後觀念、粗放管理的挑戰。哈大齊不僅僅是三個城市的簡單疊加,而是優勢的聚集,通過體制創新,可以充分釋放哈大齊工業走廊內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和大中型國有企業的節點能量,進行產業和項目的延伸擴展。還是通過體制創新,實現高新技術的引領,提昇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多種產業相互協調配套、結構合理、資源有效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產業集群,促進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化和傳統產業優化昇級。

  以發展的思維抓落實,就是在招商引資上有新突破。盡管,哈大齊工業走廊以獨特的優勢,成為不可復制的『絕版題材』,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但招商引資的空間仍十分巨大。作為全省最大的招商品牌,哈大齊工業走廊應統一組織推介,聯合招商引資。大力引進民營資本和外資,讓非公有制經濟成為工業走廊建設的主力軍,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和資本轉移。走開放開發的路子,充分發揮各類經濟主體的積極性,用新機制開發建設,積極引進民營資本和外資,特別是要引入國際資本和大的戰略投資者,高起點、大手筆開發建設。要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市場化運作步伐。

  以發展的思維抓落實,就是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上有新突破。哈大齊工業走廊內,聚合了三個大中城市、兩個國家級開發區、40所大學,如何有效地聚集和釋放資源、產業、人纔、信息的優勢和能量,需要不斷探索突破的方式。以產業為主線,以利益為紐帶,整體規劃,集中開發,滾動發展,纔能推動三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在資金、技術、人纔配置和土地使用上,一切服從於開發建設的整體需求,使生產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自由流動,實現互利共贏。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工業走廊上的三顆明珠相映生輝,集聚功能和輻射作用不斷放大,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必將迅速增強。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在市場准入、要素流動等方面放寬政策,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強化服務職能,堅持親商安商的理念,努力提高服務效率,促進區域經濟協調快速發展。

  哈大齊工業走廊,展示了黑龍江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美好前景。但我們應當看到,由於受歷史、自然的原因和現有體制、機制的影響,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還面臨許多制約。作為一項宏大的工程,決不會一蹴而就。不斷面對新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只要堅定信心,拿出九牛爬坡的韌勁,樹立百折不回的精神,一件一件狠抓落實,就一定會創造出哈大齊的風光無限。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