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百歲石獅子為『道臺府』把門 遺址公園進入布展階段
2005-10-17 10:47:2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崔淑梅 秦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點擊放大】
   兩尊1904年雕刻的威武石獅從北京運至道臺府。兩尊石獅威風凜凜,擺放到道臺府正門兩側。北京專家認為,這是我國古代石雕寶庫中的珍品,獅子鬃毛刻成螺旋狀,像是螺殼,獅尾卷翹。雕刻采取淺浮雕法,獅身的肌肉表現得自然逼真。  孫岩攝影報道

   東北網哈爾濱10月17日電  16日,從北京運來的近千件古舊家具搬進『道臺府』,至此,濱江道署遺址公園進入布展階段。據介紹,一對生產於1904年的101歲的石獅子安放在了大門兩側,這也是『道臺府』本次北京尋寶中最具有文物價值的寶貝。

  布展物品從古舊家具市場購得

  隨著『道臺府』主體工程等日漸完工,布展工作也隨之展開。有關部門從上星期就趕赴北京等地進行考查,並根據布展需要從北京市呂家營古舊家具市場、潘家園等專營清朝古舊家具的地方擇優選用布展物品。15日晚,布展物品開始逐批地由長途貨車運抵哈爾濱。

  石獅子生產於1904年,高1.9米

  據了解,這對石獅子生產於1904年,高1.9米、寬0.8米,其底座長1.14米,曾被安放在清朝的某衙門門前,是北京文物古建公司專門為『道臺府』尋找到的寶貝。專家認為,獅子身體雕刻得十分精美,體肥而威嚴,獅子鬃毛刻成螺旋狀,像是螺殼,獅尾卷翹。雕刻采取淺浮雕法,獅身的肌肉表現得自然逼真,獅子背部雕刻有中國結狀的帶子扣。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輛剛剛被運進來的古董小馬車吸引來大量圍觀者,馬車車窗由木質雕刻成小格,車底的車軸系木質,門簾和窗簾漿洗得發白。記者走進二堂時發現,門聯寫著:『頭上有青天作事須循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的字樣。屋內擺滿了各式包裹整齊的家具、門聯和瓷器,在布展圖紙上明確標出了擺放位置。

  會洋廳在清代道衙中獨一無二

  據了解,清朝時期全國100餘個衙門中,涉及到洋人事務的地方很多,但是哈爾濱『道臺府』中由官府修建的會洋廳是全國獨有,也是其特色所在。據史料記載,整個『道臺府』共有門、房建築23棟,其中有一座是具有歐式建築特點的辦公房———會洋廳,其主要功能是用於會見外國官員和處理涉外事件。據介紹,會洋廳在原地基上進行了修復,為了保證修舊如舊,設計人員查驗了大量史料和資料,並按照歐式傳統風格進行修建,會洋廳的鐵皮屋面采用現代材料按傳統工藝進行制作,根據清末時期歐洲家具特點進行布展。

  衙神廟供奉蕭和木制神像

  在衙神廟前,一些圍觀者通過門窗向內探視,三尊木質衙神已被擺放整齊。據了解,清代其他衙門中全部是泥制衙神像,而『道臺府』衙神廟中的衙神采用木制,廟內供奉衙神蕭和,旁邊為文神、武神兩員護將。蕭和神像是文官形象,高1.78米,兩員護將則采用具有震懾力的天神造型。

  據了解,本次北京尋寶還包括一件體積小而最有價值的官印,由北京文物古建公司轉交給了道外區有關部門。

  昨天12時許,施工單位和文化部門對現場進行封鎖,改由專業人員對內部進行布展。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