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電 日前,哈爾濱市婦女聯合會通過問卷調查發現,70%的家長承認自己的孩子處於溺愛和嬌慣中。
據新華社消息稱,最近哈市婦聯兒童部的家庭教育專題調研組對這個市7個區、縣(市)的部分家長和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429名小學生中能自己洗澡的只佔13%,77%的孩子認為,父母對自己物質方面的重視和滿足程度都無話可說,可是恰恰忽視了思想方面的溝通。
市婦聯兒童部焦魯藝表示,過度溺愛、過度包辦是當今家庭教育中凸顯的弊端。『滿足孩子一切要求』的嬌慣想法讓70%的家長對子女溺愛、護短、縱容。
在調查中,專家發現,一些小學生不會剝雞蛋皮和香蕉皮,而家長竟認為這是正常。有的初中生吃飯還要家長喂,孩子的動手能力之差讓人無法想象。
焦魯藝認為,獨生子女家庭讓孩子成為全家的『中心』,許多家長把全部愛心、過剩的精力、大量的資金傾注到孩子身上,然而這種愛的傾斜很容易變成溺愛。溺愛孩子的結果是培養了孩子的自私心理,使他們產生『一切以我為中心』的思想。孩子幼小的心靈習慣於接受別人的愛,而不懂得付出愛,長此以往,他們將來也不可能懂得回報。他們惟我獨尊、缺乏自立意識和生存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較差,一旦個人意志得不到滿足時,會出現孤僻、自私、不合群的表現。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對子女的關心並不是只表現在金錢和代勞等過度溺愛方式上,應積極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纔能幫助他們在今後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佔領一席之地。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