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18日電 17日,記者在哈爾濱道臺府復修工程現場看到,偏殿衙神廟的匾額及楹聯已經懸掛完畢,衙神及文、武二史已經進入彩繪階段,在能工巧匠的筆下,三尊神像開始著『彩裝』。
今日9時30分,記者在道臺府衙神廟看到,黑色的匾額上,金燦燦的『衙神』二字格外惹眼。兩側的楹聯也已經懸掛完畢,上書『除法祭欺天十惡不欺,悔過是回頭一體寬容』。衙神廟內的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其中兩個工匠用灰黑色的青磚砌築『衙神座』,砌在衙神座中部的青磚呈半圓形,以此為中心其上下均是普通青磚,由此形成對稱的造型。據了解,正在砌築的衙神座高0.8米,寬1.25米,長2.62米。
在衙神座的右側,一工人師傅手中拿著顏料和刷子,正給三尊木制神像穿『彩裝』。正中間的衙神蕭何穩穩地坐在中間,黑色的官帽中間鑲嵌著尚未著色的『玉石』,身著藍紫色的官服,腰間系著寬寬的黑色腰帶,衣袖口上繪制著精美的金色鏈條狀花紋。文、武二史各身著深綠色的衙役服,腰間的護腰上一條長長的絲絛飄拂在衣襟前,給人以御風而來的仙境之感。
此時,幾位市民也來到了廟內觀看衙神,並詢問正在繪制衙神的工人師傅關於衙神的來歷。這位工人師傅邊工作便介紹說,這尊雕像以楊木作為材料,用時20天雕刻完成。衙神高2.1米,文武二史高2米,其彩繪所用顏料主要以紅、黃、藍、白、黑、綠為主。他們現在先刷一層色,待顏料乾涸後再反復涂2至3遍,每一遍都會不斷地調整色度,這樣纔能使塑像看起來更加鮮活逼真。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