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農民日報:黑龍江加快畜牧產業昇級
2005-10-18 21:28:47 來源:農民日報網絡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8日電 近年來,黑龍江省采取綜合性措施強力推進畜牧產業的發展和昇級,預計到今年末,全省畜牧業總產值將達到460億元,佔全省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到40%,以規模化養殖方式為主導、以科技創新和社會化服務為支橕、以民營經濟為主體、以產供加銷協調發展為目標的效益型畜牧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

  據農民日報報道,加快畜牧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建設的主要做法:一是以小區建設為重點,不斷提高基地規模化水平。近年來,黑龍江省根據中央提出的『鼓勵鄉村建立畜禽養殖小區』的精神,按照多元發展、多元投入、多元建設、機制靈活、科學高效的原則,重點規劃建設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實行標准化養殖的畜牧業小區,並對小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品種、統一防疫和統一環境治理的『五統一』管理,通過政府協調保障小區達到『三統』、『四通』要求,即統一規劃用地、統一設計標准、統一建築模式和水通、電通、路通、電信通。目前全省已建成各類小區4000多個,小區飼養的畜禽已佔畜禽總量的30%。目前全省已建成各類牧場2.8萬個,並圍繞龍頭企業興建了一批高標准、現代化的牧場和科技園區,從而為全省畜牧業的工業化、現代化探索了路子。

  二是以標准化建設為重點,迅速提昇產業競爭實力。該省圍繞標准化建設,加大了良種普及力度,以實施畜禽良種工程為重點,以完善繁育體系為目標,充分利用國家和省良種工程專項資金,建設了省家畜繁育指導站、家畜胚胎移植技術開發中心,以及一大批奶牛、生豬、家禽良種場、擴繁場,改擴建了1000個人工授精站點,使得全省畜禽良種化率平均提高了10個百分點,總體達到90%以上。2004年末,全省生豬出欄率已達到143.7%,肉牛、肉羊出欄率分別達到56.2%和56.6%;奶牛平均單產達到4.7噸;綠色畜產品比重達到25%,黑龍江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名優畜產品

  生產基地。三是以科技入戶為重點,不斷創新技術推廣與人纔培訓方式。今年全省拿出242萬元專項經費,對10萬多名專業人員和基層從業人員進行分層次、全方位培訓,加快了標准化飼養規程和生產工藝的普及步伐。按照農業部《2005年全國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試點行動方案》的要求,確立了11個示范鄉鎮,專門組成了雙城市奶牛科技入戶工程專家組,通過科技入戶工程的開展,使基層領導和專業人員對畜牧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明顯提高,入戶指導員和助理指導員的業務素質明顯加強,示范戶的科技意識也得到了明顯提昇,其示范輻射作用已經開始顯現。

  四是以發展青貯和推進草原改良計劃為重點,不斷提高資源支橕水平。針對全省中西部草原『三化』嚴重的現實,他們采取了各種工程和技術性措施,特別是推行封區育草、休牧禁牧、人工補播和灌溉排澇等工程技術措施,對沙化、鹼化和退化的天然草場進行改良建設,每年改良建設面積都在200萬畝以上,到今年上半年,已實現退耕還草502畝,休牧禁牧600萬畝的目標。今年新投入購買機械補貼資金300萬元,建窖貸款貼息資金300萬元,全省新購入現代化青貯收獲機械177臺,新建窖容156萬立方米,大大提高了青貯玉米的收獲、加工、貯存能力。全省優質青貯飼料種植面積達到124萬畝,比上年增長了55%,優質飼料產出能力將達到420萬噸。

  五是科學制定畜牧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效益產業建設進程。其總的目標是:依托基礎條件、資源優勢和科技進步,緊緊瞄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通過生產方式創新、增長方式創新、組織方式創新和競爭實力躍昇,全面提高全省畜牧業的產出水平、產品質量和產業素質,到2010年,牧業產值在2005年基礎上翻一番,實現『主輔換位』的奮斗目標。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