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電 秋風蕭瑟,天氣驟冷。一時間,暖屋子和分戶供暖又成了人們議論的焦點,但來自哈爾濱市供熱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一條消息不免令人懮慮:『分戶供熱改造遭受資金和技術雙重困擾,明年可能被迫暫停。』
為響應國家建設部和財政部有關改革北方城市供熱體制,實現供熱計量收費的政策要求,同時解決熱費欠繳率一直居高難下的現狀,2002年6月5日,哈爾濱市出臺《城區已建住宅實施分戶供熱改造方案》,『計劃用3至5年時間,基本完成城區分戶供熱改造任務。其中,2002年改造1000萬平方米,2003年和2004年分別改造1500萬平方米,3年累計改造4000萬平方米。分戶供熱改造資金以改造單位自籌為主,出售公房的改造單位,允許使用一部分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基金。市政府視財力狀況予以適當補貼。』《方案》同時規定,應優先改造設施老化的室內供熱系統,工企單位與居民住宅共用的室內供熱系統,原設計或施工不規范的室內供熱系統和室溫偏低的供熱系統,以保證百姓住上暖屋子。
日前,哈爾濱市供熱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國棟在接受采訪時說:『分戶供熱改造目前只完成1300萬平方米,與計劃相差甚遠。』
據張國棟介紹,按照改造方案規定,除政府財政向參與改造企業提供每平方米1元的補貼外,其餘部分全部由企業自籌。2002年,全市改造了500萬平方米;2003年受『非典』影響只改造了120萬平方米;2004年改造了520萬平方米。到今年采暖期,哈爾濱市分戶供熱改造面積累計完成1300萬平方米,投入資金3億多元。經過改,造後,住戶普遍住上了暖屋子,但供熱企業的日子卻一天比一天難:一是企業連續投入4年,每年用於改造的資金相當於改造面積當年的熱費總額,多數企業消耗殆盡。二是供熱成本直線上昇,供熱企業全面虧損。室內供熱溫度從16攝氏度上調到18攝氏度,每平方米提高1攝氏度需要增加投入0.7元;煤價由當初計算熱費時的每噸188元上漲到現在的340元,但熱價仍然維持在每平方米31.15元狀態,供熱企業苦不堪言。
『分戶供熱改造的最終目標是計量收費,2062年到2004年,供熱企業共為用戶安裝了2萬塊供熱計量表,但一個采暖期過後這些表都成了廢表。原因是無論國產表還是進口表,都不適應現有供熱系統條件下的「渾水」要求,水表用不了多久就被水中的雜質腐蝕糊死了。』張國棟滿臉懮慮地說,『如果沒有好辦法解決改造資金和技術難題的話,明年的分戶供熱改造很可能被迫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