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5日電 綏棱縣把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頭等要務,從2004年開始,共投入2000多萬元改造修建了13條、總計6646平方米、6093延長米的白色路面,33條4867平方米、17461延長米的紅磚巷道,目前改造路面全部貫通。同時又成功申請立項修建了工程總造價3700萬元的綏棱至四海店鎮46公裡通鄉公路,目前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5%。
以前綏棱縣城只有五六條主乾道是白色路面,其它的路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水泥路』。為改善城市經濟發展環境,縣裡相繼對城區內的主次乾道進行了修建,但由於縣財政緊張,居民區內年久失修、坑凹不平的巷道揮灰撒泥,成了老百姓的頭等鬧心事。群眾利益無小事,2004年綏棱開始對老百姓常走的巷道和次乾道進行全面改造,當年這個縣就投資750萬元,為10條巷道鋪上了紅磚,維修了白色路面2條,並在城內的主要景區鋪設了彩磚。今年該縣又以財政投資為主、部門融資為輔的方式籌資1287萬元,對城鎮內13條、總計6093延長米的次乾道鋪設白色路面。財政投資52萬元將居民區內34條、4867延長米的巷道鋪上紅磚。
綏棱縣屬半山區,綠色農業發展得天獨厚,旅游資源豐富。但是崎嶇的通鄉公路嚴重影響了農業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去年8月,綏棱縣按照國家通鄉公路有關政策,決定將全長46公裡的綏棱縣北部鄉鎮運營主要乾道綏四路由砂土路面改建為三級白色路面。工程總造價3700萬元,每公裡平均造價80.4萬元,其中地方匹配資金1630萬元。由於匹配資金有限,他們以補償費上壓一塊、各項費稅上減一塊、主要材料上降一塊、碎石生產商捐一塊的方式,精打細算降低成本。對於修路這一造福一方百姓的民生大計,路邊老百姓打心眼裡高興,全心全意支持。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向農民征地和青苗補償費共需37萬元,結果只花費了17萬元。如今財政撥付資金300萬元已到位,備料已完成計劃的70%,預計明年7月綏四路將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