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日電 題:他讓綏芬河『飛』起來??記國內民營機場第一人王學文
是第二次來到他的機場纔見到他。這一天,他很早就在辦公室等著我們。當我們推門而入的時候,一個拄著雙拐但精神矍鑠的長者從一個大辦公桌旁起身迎來,我們禁不住有些驚訝,眼前這位就是聲名遠播的『國內民營機場第一人』王學文!
『飛』來的航空夢
1988年,42歲的王學文從蕭紅的故鄉呼蘭只身來到邊境口岸綏芬河,搭上了中俄邊貿的第一班車。幾年來,王學文把國產日用品大批量地運到俄羅斯,換回了汽車、化肥、木材、金屬等貨物。在采訪中,王學文掩飾不住內心的得意,『當時每一筆貿易都非常順,有時都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到了1992年,資金已突破1000萬元的王學文遇到了一個改變他命運的人??路德曼?亞克夫?費德拉維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航空公司的一級飛行員。亞克夫建議合資開辦航空公司,開闢俄羅斯到綏芬河的直昇飛機航線。
王學文告訴我們,綏芬河距海參崴僅僅220公裡,當時蔬菜、水果、海鮮差價卻是數倍甚至數十倍,但是綏芬河兩個口岸相對源源不斷的大宗貨物流來講,換裝、吞吐能力還是較弱,進出口商品積壓非常嚴重,他經常看到,不少客商坐在鐵路上面對腐爛的果蔬號啕大哭。
『對這個行業我很生疏,可以說完全不了解。』王學文坦言道,『亞克夫是我多年來最好的伙伴,是他的坦誠和執著打動了我。另外,像互補性很強的高附加值鮮活商品就必須用「小、快、靈」的空運,這是一個朝陽產業。』
在談起這段難忘的經歷時,王學文幽默地對我們講,『是王學文式的俄語,亞克夫式的漢語,還有我們共有的啞語開始了我們的運作。』但他又感慨地說,『在俄羅斯我們用了3個月就把所有的手續」跑」完了』。
1993年3月,王學文和亞克夫拿到了哈巴羅夫斯克藍天航空公司的營業執照,這也是中俄首家合資航空企業。6月,王學文在俄羅斯拿到了開通中俄航線的批文。
王學文的航空夢就這樣『飛』來了。為此,他躊躇滿志,志在必得。
夢想成真十餘載
中國的新鮮瓜果、蔬菜、花卉從綏芬河陸路運到俄羅斯海參崴需要24小時,如果用直昇飛機僅需45分鍾。就為了這45分鍾,王學文卻奔波了整整11年。現年58歲的王學文在我們面前已不再嘆息。
『1993年8月,我帶著俄羅斯民航總局局長的親筆信,和亞克夫滿懷信心來到中國民航總局,結果碰了釘子,現在想來很正常。』王學文喝了一口水,『當時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我沒有固定機場;二,開通一個過境航線涉及國防安全,空軍不可能為此專開一條航線。』
『我用了一招「反彈琵琶」,就是用俄羅斯民航部門的磚,來敲開中國民航的大門。』王學文說。『我先後三次自費組織了包括飛行專家和民航部門領導在內的俄羅斯民航代表團赴國內考察,提出航線的請求,但都沒有奏效。當時,我想,俄國人能辦成的事,中國人為什麼辦不成呢?!我不甘心。到了1994年6月,中國民航總局派代表團到俄羅斯談判,中方還是不同意開通航線這一附加條件。但是,民航總局的官員已認識到俄方背後的動力是來自我王學文的。最後,雙方做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俄方退一步,同意中方飛機經過其航空走廊,開通航線寫進了備忘錄。綏芬河航線終於「特事特辦」了。』這時,王學文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要知道,就是這幾年王學文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1000多萬統統折騰光了。還陪吃陪喝的,落下了痛風病。這不,拄著拐跑這跑那的,機場哪兒都需要他。
『接下來,就是進京跑計委、軍委。當時,我得到時任綏芬河市委書記、市長秦玉德的鼎力支持,政府對機場的建設,是要文給文,要人出人,要政策給政策——很明確,要建成全國第一個產權、經營權完全歸民營企業所有的國際機場。』
幾經周折,王學文先後獲取了省民航局、國家計委、總參的批准。1998年10月8日,綏芬河貨運(直昇機)機場正式動工。正當他大顯身手的時候,當時的海關總署口岸辦近乎苛刻的答復擋住了他的腳步,某領導甚至叫囂『只要我在,甭想』。就這樣,王學文又在無奈之中度過了4年,其間,綏芬河已換了兩屆領導。介紹到這,王學文卻笑了『我已分文沒有了,不怕你們笑話,有次小孩上學,沒有坐公交車的錢了。我在家裡翻箱倒櫃,到處去找一毛、兩毛的硬幣。好不容易湊夠了上學的車票錢,可放學的車錢又沒有了。不過,綏芬河的司機都認識我,他們放過我好幾把啊』。王學文的笑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深邃和豁達,也讓我們看到了綏芬河人的精神。
沿邊開放的步伐誰也擋不住,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已是大勢所趨。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督辦下,綏芬河阜寧國際機場運營在即。綏芬河市委書記、市長徐廣國明確指出『要把國際機場作為打造「北方深圳」的一條經濟命脈』。
現在,王學文舒心了。他的第一個飛行期安排得滿滿的,很多客商還要常年租用航線。『第一次至關重要,它關系到機場的命運。』王學文一點也沒有怠慢。(秦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