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放不下心中的牽掛 東京城法庭審判員金桂蘭的故事(中)
2005-11-03 08:16: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日電 題:放心不下心中那份牽掛——寧安市人民法院東京城法庭審判員金桂蘭的故事(中)

  話語摘錄

  ——『我是人民法官,就要為群眾排懮解難。』

  ——『我捨不得離開法庭,捨不得離開這裡。這塊土地養育了我,我就應該為這的百姓多做點事情。』

  ——『雖然調解的案件要遠比判決的案件費時費力,但做好調解工作,可以有效化解紛爭,消除積怨,維護社會安定。』

  金桂蘭剛調到東京城法庭不久,就遇到這樣一件事:鏡泊鄉81歲的王老漢怒氣衝衝地來法庭狀告兒媳不孝。按規定,這是不能立案的,但為了穩定老人的情緒,金桂蘭把他讓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給老人倒上一杯熱水,和顏悅色地了解情況。

  在金桂蘭的努力下老人的火氣有所緩和,道出了兒媳不孝的原因。原來老人是在種地上與兒子和兒媳婦鬧起了分歧,老人想要種玉米,兒媳婦要種黃豆,為此倆人爭執起來,老人一怒之下纔來到了法庭。金桂蘭於是把老人的兒子、兒媳婦叫到法庭,當面批評了他們,讓他們給老人賠不是。同時還耐心勸說老人應當聽從兒媳的意見,畢竟是年輕人腦子活,種經濟作物肯定收益大。老人掙回了面子,氣也就沒了,臨走時拉著金桂蘭的手說:『閨女,還是你說的話中聽,以後有啥事,俺還得來找你。』

  東京城法庭管轄兩鄉兩鎮,155個村屯,轄區面積3061平方公裡,大部分是山區,17萬人口也基本上是農民。受理的案件大部分是家庭矛盾、鄰裡糾紛,這些看似平凡瑣碎的案件,都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

  長期的法庭工作,使金桂蘭認識到,調解是消除雙方積怨、化解矛盾糾紛的一種有效辦案方式,雖然有時調解一起案件要比判決費時費力,但卻可以促使當事人自動履行義務,又能通過這種矛盾的真正化解,有效控制當事人纏訪纏訴,解決群眾間的矛盾。為此,對每一起案件,金桂蘭都堅持做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

  2004年5月份,金桂蘭審理一起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原告華某在到被告陳某家找被告乾活時,掉進了被告因維修自來水所挖的深坑中摔傷,花去醫療費2000多元。為索要醫療費,華某將陳某和該房房主閆某一並告到法庭。

  在開庭審理時三方各執一詞,被告陳某稱,坑是房東閆某挖的,應由閆某賠償,閆某稱華某進屋時沒敲門,賠償責任應自負,相互間爭得面紅耳赤、劍拔弩張。為了緩解三方之間矛盾,金桂蘭耐心調解,分頭做工作。那些天,她找完原告找被告,白天當事人不在家她就晚上去、總共跑了十幾次。看到她這麼辛苦,同事們都勸她,『一個2000塊錢的小案件,判了得了,你跑來跑去不顧惜自己身體呀。』金桂蘭卻說:『雖然是一件小案子,但是不把道理講明白,他們不會順過氣來,老百姓沒什麼大事,只要幫他們把疙瘩解開,我累點沒什麼。』在金桂蘭的執著和真誠面前,三方當事人終於各讓一步,達成了調解協議。

  就是憑著一顆赤誠的心,金桂蘭走進了老百姓的心中。十多年來,她審結的1050起案件中,有90%的案件都是以調解方式結案。在金桂蘭的耐心調解下,一對對反目夫妻破鏡重圓,一個個冤家對頭握手言和。

  一對夫妻來離婚,金桂蘭當場沒判,男的惱了:『沒見過你這樣的法官,俺倆都同意,你擋著啥啊J』金桂蘭讓他們回去,再想想。隔了一夜,金桂蘭走進了他們的家,夫妻誰也不吱聲了。原來。他們是因為家庭瑣事而賭氣離婚的。後來,金桂蘭下鄉辦案時順道去看望他們,女主人感激地說:『要不是您,這個家就沒了。』

  在調解辦案過程中,金桂蘭跑遍了法庭管轄的155個村屯,先後到當事人家中做調解工作達1000多次.累計行程5000多公裡。

  城東鄉光新村農民張長勝的妻子因癡呆而離家出走,他到法庭打『官司』也不得不領著兩個不懂事的孩於。金桂蘭看到兩個衣衫襤褸的孩子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便馬上回家拿了一大包自己兒子的衣服給兩個孩子穿上。有個娘家是外地的婦女叫顧麗霞,離婚到法庭訴訟期間,因傷住進了醫院無人照料,金桂蘭便天天起早貪黑到醫院去照料她,定點給她送飯。顧麗霞一周後傷好出院,拉著金桂蘭的手,淚水奪眶而出,一句『你就是我的親姐姐』道出了心中的萬般感激。

  金桂蘭像對待自己親人那樣對待每一位來訪的群眾,江南鄉來訴訟的李紅梅的小孩餓得直哭,她立即到商店買來奶粉、餅乾;來打官司的人訴訟費交不上了中午沒錢吃飯,她就把人家領到飯店吃頓飽飯;家在外地的當事人無錢買車票,她也慷慨解囊……

  金桂蘭的家在牡丹江市,到法庭80多公裡的路程,汽車、火車要倒上三次。為了工作,她選擇住在單位,十天半個月回不了一次家。上級幾次要調她回市裡與家人團聚,可都被她拒絕了,她說:『我還是留下來吧,我捨不得離開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捨不下這裡的百姓鄉親,我還應該為這裡多做點事情。』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