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日電 記者日前從哈爾濱市群力新區開發建設辦公室了解到,哈爾濱市從10月19日開始對群力新區范圍內的私建濫建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的拆除,此次行動共拆除違法建築8處,總計面積2.5萬平方米,為政府在群力新區開發過程中減少資金損失近2000萬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地區土地已全部凍結等待開發,其中,國有土地將進行招拍掛,非國有土地將以一定補償形式收歸國有,任何人不能在此私建濫建。
據了解,哈爾濱市從2003年開始下發有關通告,控制群力新區開發建設用地。按照規定,群力新區開發建設用地控制范圍為東起何家溝、職工街(工農大街至規劃安陽路)、規劃齒輪路,西至興安街(城鄉路至哈雙北路)、規劃四環路(哈雙北路至擬建群力堤),南起工農大街(職工街至規劃齒輪路)、城鄉路(規劃齒輪路至興安街)、哈雙北路(興安街至規劃四環路),北至擬建設的群力堤。群力開發辦副主任告訴記者,通告發出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就已經停止辦理該區域內的建設用地審批或登記手續。然而在市政府對群力新區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的過程中,群力新區中卻不斷有新的建築物拔地而起。開發辦在對群力新區進行的調研時發現,農民自行改變土地類別、轉讓抵押土地的現象時有發生。如不查處,群力新區開發腳步將不斷受阻。
此次拆除的8處建築集中在道裡區上江街和一水源道路兩側,包括非法佔用耕地、違法佔用國有土地、佔用現狀地上線路走廊、非法接層等。其中最大的單體私建建築達7000平方米。群力開發辦協調組織了城市規劃局、國土資源局、房產住宅局、行政執法局等多部門聯合調查,出動400多人,聯合拆除了違章建築。
據群力新區開發辦負責人介紹,群力新區土地是哈爾濱市新城區開發的儲備用地,私建濫建者若從中謀利,最終損失的還是自己的利益。